上榜企业家所在行业与动能转换契合 他们通过技术创新及企业家精神带动企业重焕生机

齐鲁晚报 2022-02-08 05:09 大字

2月7日,山东省召开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同时在会上表彰了首批72名优秀企业家。从受表彰企业家所管理的企业看,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诸如山东能源集团、魏桥集团,山东重工及海尔集团旗下均有子公司获评世界500强;从企业家所在行业看,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十分契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张玉岩张宝帆

实习生胡方琦

产业分布契合 山东十强产业发展

从产业分布看,本次受表彰的企业家所在行业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十分契合。“受表彰企业家所管理的企业包括了一些重要的传统制造业,比如海尔、青岛啤酒、魏桥制造等,这些企业不论是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还是在疫情考验中,都通过技术创新,通过企业家的精神带动了企业重焕生机,我觉得这是山东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世林说。

在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中,培育壮大“十强”产业是重要着力点。其中,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等五大传统产业需要改造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五大新兴产业则需加速崛起。

分析受表彰名单可以发现,这些企业家所在企业包含了山东的一些重化工企业,比如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李湘平。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省委省政府提出地炼行业要加快炼化一体化,从炼油向下游产品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将原油“吃干榨尽”。菏泽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就是发展高端石化,而其实施主体即山东东明石化集团,2019年在新旧动能转换之初,李湘平就曾提道:“下一步,将围绕千万吨炼油,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最终从炼油向终端产品过渡,3到5年以后,东明石化的产业就从炼油发展到化工,再到精细化工,最终到人们的日用消费品。”

郑世林还提道:“名单中不乏一些新型高技术制造业的企业家入选,包括机器人、生物科技、新材料等行业,这些企业家的入选代表着一个新的方向,说明山东的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也在腾飞发展。”

上榜名单中,涉及现代海洋产业的企业家也有较多。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防就在其中。该集团被誉为“青岛新五朵金花”之“海洋之花”,从基础的海藻酸盐传统产业,到转型延伸出海洋化妆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生物肥料等新兴产业,在海藻活性物质的深度开发和应用上做大、做好文章。

平均年龄约57岁 从企业家所管理的企业看,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诸如山东能源集团、魏桥集团,山东重工及海尔集团旗下均有子公司获评世界500强。有16家企业为2021中国企业500强企业。这些企业家管理的企业中,包括旗下上市公司,有19家企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这些企业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

但相较于传统产业,入榜的企业家在新经济上略有欠缺。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董彦岭认为,山东此次表彰的72位企业家不少都是老面孔,新面孔比较少,而且大多偏向于传统产业。

根据统计,上榜的72位企业家平均年龄约57岁。最大的是天润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邢运波,73岁;而80后只有一位,五征集团总经理姜文娟。与年龄偏大相呼应的是入选企业大多处于传统行业,新经济领域企业较少。

上榜企业家所在产业中,高新产业的类型还是比较少。“真正以科技为主要支撑的,或者以无形资产为主要资产的企业类型少。”董彦岭说,“这些企业家类型基本上代表了山东的企业构成,山东企业偏实体、偏传统。”

当然,董彦岭同时认为榜单在企业的产业类型上也吸收了一些创新性企业的面孔,但总的来讲规模和贡献较小。创新企业往往看重成长性,体量不够大,因此也就没办法进入优秀企业家名单。“这也是山东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问题,新产业、新业态做大做强的问题,可能还会面临一些挑战。”董彦岭说。

过半数是民营企业家

受表彰名单中,共有42名企业家来自民营企业,占总人数的58.3%。

虽然山东的国有经济占比较高,但在企业家评选中一直都是民营企业家占比远高于国企。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吉林大学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认为,从绝对数量上讲,国有企业管理者不占优势,但不能简单从数量上来看这个问题。“榜单上,很多企业家所在的国有企业都是龙头企业,比如山东能源、山东高速等,在山东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数量少,但质量高,在整个山东的发展中所占比例非常突出,要看到这一点,不能只看到数量的多少。”李锦说。

从表彰名单来看,国有企业更多地处于资源型、能源型和制造业这三大领域,民营企业更多集中在服务业,包括纺织业、建筑业等,更接近市场和下游。“民营企业家数量占优势,这也表明山东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对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给予高度关注、重视。”李锦说,“可以期望,山东可能将对民营企业的发展采取一些积极措施,让民营经济迅速形成新动能。”

近年来,山东国企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山东先后组建机场集团、港口集团,完成山东重工和中国重汽重组,实施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山东高速与齐鲁交通的联合重组,推进省属文化旅游、医养健康资产的专业化整合,培育了一批引领型支柱型企业集团。另外,将国泰租赁、上海齐鲁、深圳东华、山东盐业、齐鲁股权等省属一级企业整合到其他省属企业,理顺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

“山东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与战略性重组,把大的板块、行业重组成企业集团,力度之大,在全国少有,这样就使得山东省资源优势得到优化配置,向主业集聚。山东省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2021年达到历史新高。”李锦说,“张瑞敏、谭旭光、李希勇、王振钦等一批优秀的国有企业管理者,对山东国有企业迈上新台阶,对山东省经济新动能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克服转型阵痛 他们让企业重焕生机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世林看来,这份受表彰名单具有典型的山东特色,其中不少企业家所在行业都经历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阵痛。

“我觉得从时间纵向来对比的话,这次的企业家代表是有转型阵痛的,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通过创新驱动发展,使企业焕发新机,带动了山东的传统制造业发展,这一批企业家没有倒下,反而站起来了,代表着山东企业家的精神,这是跟原来的企业家精神不太一样的地方。”郑世林说。

“山东的企业家精神更多的是能够扛住艰难的处境。传统行业,旧的动能已经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时候,山东企业家不服输、不怕苦,能够忍住这种转型的阵痛,继续让企业焕发新机,把企业做大做强。”郑世林说,“这也符合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所以,山东这批企业家的精神在全国具有代表性。”

郑世林还提到,这次表彰优秀企业家还是侧重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才是经济的根本所在,尤其是近几年,受疫情冲击,在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山东经济发展还是非常向好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山东制造业健康高质量发展,以及新旧动能转换比较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榜单也体现了这个方向。”

新闻推荐

“网红桥”连通“富强路”

本报讯(通讯员李世杰杨亚平记者彭传军)这些天东明县富强路正在建设的景观桥成了市民的网红打卡地,鲜艳的红色桥体屹立在万福...

东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