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黄河滩

菏泽日报 2022-01-10 23:35 大字

孙新峰

1985年深秋,菏泽地委组织发动了扶贫工作。这也是我们党第一次提出扶贫。地区教育局抽调了四名年轻干部,赴东明县黄河滩区扶贫。我被任命为扶贫工作队长,挂职东明县王店乡党委副书记。我们乘坐两辆满载捐献物资的大卡车,向东明县出发。

我们驻扎的村子是杨庄行政村。该村下辖五个自然村,紧靠黄河。村民在生产堤上端着碗吃饭,脚下就是汩汩滚动的黄河水。因为河水泛滥,好多房屋被洪水冲垮,将要成熟的庄稼也被洪水卷走。老百姓的吃住都成了大问题。

进村后的第二天,我们把地直教育系统捐赠的棉衣、棉被、粮票和钱款,发放给贫困家庭。那天,整个村子像过节一样,人们喜笑颜开,奔走相告:“党和政府没有忘记咱们,派工作队帮咱脱贫来啦!”接着,我们和村干部一起,分头带着钱和粮票,走访慰问特困户。其中有个叫黑妮的男孩,十四五岁,父母双亡,房屋也被洪水冲塌,就住在草庵子里。我们把最好的棉衣、棉被送给他。还安排党员宋贵元负责照顾他,让他衣食无忧。

我们在杨庄村工作了一年多,曾多次召开动员会,号召全村干部、党员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向贫困宣战。同时,我还常到王店乡其他扶贫点,检查指导扶贫工作。在那里我们帮助群众采购种羊、种兔,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大力开展副业生产,编织学生跳绳,制作黑板擦,帮助他们到各学校销售。为了尽快脱贫,我们多方筹集资金,在全乡第一个架起了高压线,为各家各户通上了电。在办电时,我患胸膜炎(重者可危及生命)住进了地区医院,病未痊愈就出了院,奔赴架设电线的紧张施工中。

在扶贫工作中,我们和父老乡亲同甘共苦,朝夕相处,结下了深情厚谊。杨庄的干部群众来菏泽办事,总要看望我们;我们去东明时,也要去杨庄转一转,看看村里的变化。前些天,有幸去了那里,原来的杨庄村已经找不到了。在党中央和省市县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几十亿元,在黄河滩区建造了许多特大村台。杨庄和其他几个村子集体搬迁到一个大村台上。这里全是纵横整齐的街区,红瓦白墙的楼房,宽阔平坦的水泥道路,学校、医院、超市,一应俱全,再也看不到过去的那破旧的村舍和泥泞的道路。滩区农民终于摆脱了洪水的困扰,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望着那滚滚奔腾的黄河水,看到黄河滩区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我心潮起伏,感慨不已。我们的脱贫工作,正像这奔腾的黄河水,后浪推前浪,一棒接着一棒干,终于搬走了这座贫困大山。在我们党发起的这场脱贫的伟大战役中,我们冲锋在前,打响了第一仗。在我国有八亿人口脱贫的历史丰碑里,也有我的一份付出,一份贡献。

黄河滩啊黄河滩,是我曾经付出过心血和汗水的黄河滩,这是我献出过青春、差点“光荣”了的黄河滩;这魂牵梦绕的黄河滩,是充满希望的黄河滩。她必将续写出更加辉煌壮丽的篇章,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闻推荐

省立医院与菏泽两家医院建立医联体

本报讯(记者王振宇)12月21日至22日,山东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孟冬来菏泽市,与市中医医院、菏泽医专附属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并举行...

东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明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