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雁不再南飞 10万大雁黄河滩区“安家” 东明县越冬大雁数量连续9年超万只规模

农村大众报 2021-11-23 14:24 大字

如今,黄河滩区成为大雁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农村大众报东明讯(记者李伟通讯员刘翔云王恩标)“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这是一篇耳熟能详的小学课文。如今,秋末冬初,北归的大雁不再往南飞,而是选择停留在东明县黄河滩区栖息越冬。

11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东明县长兴集乡王高寨村附近的黄河滩区,“嘎——嘎——”,阵阵高亢悠长的雁鸣声不时传来。密密麻麻的雁群,时而结队飞舞盘旋,时而在水边觅食、嬉戏,停留在岸边时,雁群长度有一两千米。

“经初步调查统计,截至目前,在东明黄河滩区越冬的大雁数量已达10万只,雁群多的时候,用‘铺天盖地’来形容都不过分。这是菏泽黄河滩区生态持续改善的最有力的证明。”菏泽市林业局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王海明带着几分激动的心情说。

据王海明介绍,目前在黄河滩区越冬的大雁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白额雁,还有灰雁、豆雁、鸿雁等,这些大雁将一直停留到明年3月份。按照大雁通常的生活习性,春季气温升高后,要北飞到内蒙古、黑龙江甚至西伯利亚地区繁殖,秋末冬初则要飞到长江以南越冬。“以前对菏泽地区来说,大雁是旅鸟,如今大雁停留在山东黄河滩区越冬,成为了冬候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冬季黄河滩区的气温完全能满足大雁的越冬要求。”王海明说。

东明县林业局副局长张涛,在林业局工作10多年,他对近年来当地越冬大雁数量的持续增加深有体会,“刚到林业局的时候,冬季在滩区只能看到零星的大雁。万只规模以上的雁群到滩区越冬,今年已经是第9个年头了。随着气温下降,越冬大雁数量还会增加。”

在东明黄河滩区,其他珍稀鸟类数量也越来越多。张涛说,前几年,在滩区观察到的越冬大天鹅只有两三只,今年已观测到130多只。几年前,林业部门还观测到一个数量达200多只的大鸨群。大鸨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目前在全球数量不断下降,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东明县是黄河入鲁第一县,滩区面积317平方公里。东明县林长制办公室主任、县林业局局长文玉生表示:“近年来全县以林长制为总抓手,积极保护鸟类栖息的黄河湿地。森保站、森林公安等部门针对珍稀濒危野生鸟类的主要活动区域,加大力度进行观察、巡逻,为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保驾护航。”

新闻推荐

全力推进黄河岸线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本报讯(记者孔博)11月16日,副市长聂元科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牡丹区和东明县调研黄河岸线利用项目整治工作。聂元科一行...

东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