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圆“安居梦”助力“拔穷根” “电亮”黄河滩 群众笑开颜
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是山东省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菏泽市又是滩区迁建的桥头堡和主战场,计划建设28个村台和6个外迁社区,总投资超过110亿元。国网菏泽供电公司迎难而上,根据《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规划总投资3.88亿元高标准建设滩区电网。项目的落地,将再造一个全新的滩区坚强电网,供电能力大幅提升,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强力支撑。
□本报记者 蒋 鑫
本报通讯员 赵亚锋 王恩标 柳波
率先跟进
当好迁建先行官
在东明县焦园乡占地929.7亩的黄河滩建焦园8号村台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
“8号村台建设这么快,电力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在8号村台建设现场,施工负责人陈波这样说。
2017年5月,黄河滩区迁建试点——东明县焦园8号、长兴8号村台淤筑工程启动。起初,由于柴油机发电持续性、稳定性差,经常出现停工现象。
就在施工方一筹莫展时,国网菏泽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主动找上门,提出“以电代油”的实施方案。经测算,这样不仅可为施工方节省成本近50%,还可缩短工期20%,并能减少空气、水、噪声污染。
国网菏泽供电公司组建9支党员突击队昼夜奋战,仅用12天时间就完成了7条10千伏56.3公里的线路架设,让102条抽沙船、300余台抽沙泵和加压泵用上了电。
东明县沙窝镇马集外迁社区,涉及7个村的668户2748人。为了让滩区群众早日搬进新家园,东明县召开推进会,决定提前启动沙窝镇马集外迁社区建设工程。
“没有电源怎么开工?”承建方提出疑虑。“我们保证24小时内接通电源!”在现场参加会议的国网东明县供电公司总经理刘连海立下军令状。
党员突击队员顶风雪、踏泥泞,仅用24小时就圆满完成了供电任务。
目前,菏泽境内28个村台和6个外迁社区已全部转至建房阶段,结合村台建设进度,国网菏泽供电公司正在同步启动滩区配电网建设,35千伏旧城变电站主变增容工程正在进行之中。
山东最西端的村
浇地用上黄河水
林口村,地处东明县长兴集镇,是山东省最西边的村。
“灌溉用上电,村里的地既‘喝’上了黄河水,省钱、省时还增了产。”5月8日,林口村村委会主任林云廷掰着手指头算账,用电灌溉比柴油机浇地一亩地能省30块钱,并且用柴油机5小时浇完的一亩地,到现在一小时内就能轻松完成,千亩小麦,浇一次水就能省3万多元。“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麦子产量稳增,以前用柴油机浇地,水跟不上,最高亩产四五百斤,这两年用电灌溉后,一亩地多产了近一倍,平均一亩1200斤。”林云廷说。
和林口村一样,东明县长兴集乡黄河西岸5.8万亩土地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以前未接通灌溉电源,滩区群众“守着黄河浇不上地”。
2018年12月4日,一条山东境内单塔高度最高、塔重最大、跨度最长的10千伏线路正式通电,结束了黄河西岸农田无电灌溉的历史。线路投运后,国网菏泽供电公司又延伸架设10千伏线路9千米,安装变压器4台共1600千伏安,为4个农业提灌站通了电。
据了解,此次跨越黄河施工共架设双回10千伏线路15.21千米,其中跨越黄河两基铁塔高62.8米,跨度达643米。
昔日滩涂
成了鱼米之乡
国网菏泽供电公司坚持把黄河滩区作为前沿服务阵地,整合各方力量组建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形成了以滩建属地县公司为主,职能部门专业指导,其他县公司积极参与,市公司统一调度的工作格局,以实际行动争创“最好服务”。
在黄河西岸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乔梁说:“基地去年10月份刚建好,主要养殖龙虾、泥鳅和鲤鱼等,我们需要不间断地进行抽水,保障水质循环。我来自河南省长垣市,之所以选择在东明黄河滩区建基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电’。”
“我们基地建成后,我向供电所申请用电,工作人员很快来考察,第二天,工作人员就来牵线安装。不到一天,电路全部安装完毕,保障了我们养殖的正常用电。”乔梁说,现在他们的4个池塘,共养了3万多条泥鳅,近2万只龙虾和近2万条鲤鱼。
“等基地试点成功后,我们将拉动周边村民发展养殖,同时能够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乔梁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蒋鑫本报通讯员王恩标代明4月23日早上7点,刘新院“伺候”老伴儿吃完饭后,抓起铁锨用手指指老伴,“嗯...
东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