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不执着真不中” 记东明县民俗作家李智才
二十多年,一心寻根地方历史文化;七年坚守,《东明乡风》横空出世;笔耕不缀,甘做民俗非遗的“活化石”,他就是东明县民俗作家李智才。
现年71岁的李智才,退休前在东明县政协文史委工作,退休后仍然孜孜不倦地整理东明传统文化。他曾主编《东明文史资料》第八、九、十、十一辑,第八辑获省政协文史委三等奖,第九辑和第十辑获二等奖,第十一辑《东明民俗》获省政协文史委、省社会科学院联合评定一等奖,本人获山东省政协颁发“优秀文史工作者”证书,2000年被省民俗学会吸收为会员。退休后又投身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继续地方历史文化研究。
“在有生之年,把本地民俗用文字记录下来,让民俗在岁月中留存。这是我的一个愿望。我想,现在我的心愿已经基本上达成了。”日前,记者在李智才家中采访,坐在窗边椅子上的他有点动情,又有些宽慰。
“1999年2月出版的《东明民俗》以客观、求实的笔墨记录了前人的屐痕,没有夸张、杜撰,真实地呈现了民间风俗和记忆中历史文化的多个侧面,对今天仍有认识和借鉴意义。”时任东明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的袁书堂对《东明民俗》一书如是评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花甲之年笔耕不辍。“搜集整理《东明乡风》资料的念头始于《东明民俗》出版前,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书中商贸内容只见有土地的买卖,其他方面的商贸习俗没有涉及到的问题。2009年,我步入知命之年,退休在即,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于是发下了誓愿,决心把这未竟之事在有生之年完成。”李智才向记者诉说着当时内心的缺憾。
一位花甲老人收集整理一个县区的民俗乡风文化谈何容易。但李智才却毅然不顾年老体衰,不顾亲友规劝,不怕好事者讽刺挖苦,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查,广泛搜求,爬梳整理,仅手稿就有尺许厚。
受恶劣天气、路况影响,李智才四处考察时吃了不少苦头,但他以苦为乐,从未退缩。由于年纪大了,李智才还时常让儿子开车带自己去调查。为保证调查的严谨,有的村庄他们跑了数十趟,拜访了众多老人,他们的足迹还涉及与调查内容有承袭关系的相邻地区。
除了四处奔波,有时为了寻求信息还要自备烟酒请人吃饭。李智才家经济条件不算宽裕,他却从不吝惜自己的退休金。2010年,他自费3000元买来了电脑,后又花费2000元买了一台照相机。打字照相不熟练,就现学现研究,有什么困难就找孩子帮忙解决,几十万字的书稿,他就这样一点一点敲了出来。
期间,经常有人问:“你搞这些东西能挣多少钱!”在要求同学、亲戚、朋友提供有关民俗事象时,围观的人也向他发问:“给多少钱!”其实,李智才遇到的尴尬之事远不至此。
对于不同意见,李智才将其作为一种激励,从不懊恼,也不灰心丧气,在友人的支持和鼓舞下,历经七年,共积累文字约75万字、照片约2000余幅,总体内容包括生产、商贸、社交礼仪、方言(西南片)、当地中草药资源及其利用、民间文艺等九部分。其中,商贸部分11万字,图片50余幅。这部分内容记叙了当地历史上集、会的起源行市的布局、商贸场所的分类、税收制度、各行店铺、工匠40多个种类,并对店铺的经营习俗、普通工匠和特殊工匠传统生产习俗的原材料选择、使用工具、所涉及到的工艺流程、信仰与忌讳、传说及其引申出来的歇后语、谚语、楹联等文化现象逐一进行全面叙说,填补了《东明民俗》中商贸内容的不足,使得夙愿以偿,所成就的《东明乡风》,成了《东明民俗》的续篇或姊妹篇。
“有些事不执着真不中。这些古老的东西伴随着先辈走过了漫长岁月,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有义务给它立个传记,也是给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们增加一些资料,也许某件传统项目的价值在今后的生活中还会重新被发现。为了未来,我们应当牢记历史的传承。”李智才如是说。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李智才就是这样一位为民俗文学事业执着奋斗和默默奉献的“老黄牛”。
记者郭阳阳
新闻推荐
2月19日,天刚蒙蒙亮,在咱家生鲜物流配送中心的车间内,公司经理储振涛指挥着公司员工挑拣各类蔬菜,然后再送到公司的每家超市...
东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