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手李”:半生痴迷佛汉拳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艳粉
“文以承道,武以载德”。东明不仅是庄子故里,还诞生了众多武林豪杰,流传着多个拳种,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佛汉拳。今年53岁的李海民是佛汉拳第七世传人,自幼习练佛汉拳,深得佛汉拳精髓,且练就了佛汉拳独门绝技“铁爪功”,手指软如皮条、硬如钢钩,人称“铁手李”。
习武多样,钟爱佛汉拳
家住东明县城的李海民自幼酷爱武术,年届五旬还坚持习武练拳。7岁时,他跟随佛汉拳第六世传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义军、许银喜习练佛汉拳,熟练掌握了佛汉拳各种套路和功法。后来,他又多次外出寻师访友,不断从其它拳种中汲取营养,使武艺得到进一步提高。
李海民说,这么多年来,他曾练习过梅花拳、螳螂拳、翻子拳、燕青拳、形意拳、太极拳、掌拳等多样拳种,而对佛汉拳情有独钟。他的佛汉拳威猛刚劲,出招迅捷,动作精巧紧凑,敏捷灵变,步身相应,手法善变,结构严谨,动作连贯,刚柔相济。“佛汉拳很符合我的脾气秉性。”李海民说。
李海民在习武的道路上有个贤内助,妻子周美娟曾是与张玉萍一同在体校习武参赛的运动员,如今她舞起剑来仍透着当年的风采。“妻子教授学员武术套路和基本功,我着重教佛汉拳和散打,分工合作。妻子在武术方面的见识很独特,对我有很大的帮助。”李海民说。
习得精髓,屡获荣誉
佛汉拳演习时 “身似弓、手似箭、鹰眼、猫腰、鬼拉转”,招法脆利,气势如虹,强调破打同时进行,彰显拳势的威猛快捷。佛汉拳单练无固定模式,要求练习者以“假设敌人”为目标,动作敏捷、击打迅猛。武行话叫“手手走四方,式式入三盘”,攻守常变,见招递招,递中见打,打中带防,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佛汉拳对练套路有固定模式,分上中下三盘,各对应五大套路。对练时动作连贯,紧凑精巧,步身相应,手法多变,连破带打,一招完成。”李海民说。
这些年来,李海民坚持练习佛汉拳,习得其精髓,曾多次在省市各种武术比赛中获奖。1985年获东明县武术比赛获拳术、器械一等奖;1988年荣获菏泽市武术比赛获拳术一等奖;2010年荣获山东省武术比赛一等奖;2011年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赛中获金奖;2012年参加“子午门”全国武术邀请赛,荣获拳术一等奖;2013年,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随师父及众弟子展示佛汉拳绝技,震惊四座。“这些荣誉对我来说是多年付出的最好回报和见证,也激励着我不断前进。”李海民说。
铁爪功令人惊叹
佛汉拳最具特点的是铁爪功,练习者五指粗短,并且除拇指外其他四指几乎一样齐。持久练习的人手掌厚大,手背隆起,肤色暗红,手指粗大有力但不乏灵活。在与敌对打时,不仅抓打稳准狠,而且自己的手不易被敌人抓住。正如行家所说:“软如皮条,硬如钢勾。”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见识了李海民现场演练铁爪功,他把六块红砖竖立一起,大喝一声,掌到砖碎,足见铁爪功掌力不凡。全国硬功大赛劈砖纪录是五块砖,李海民则可以用掌劈开六块砖。
李海民在北京与其他100多个门派的掌门人以及传承人一起参加 《寻找中国真功夫》栏目时,现场表演了铁爪功。只见,四块磨盘上站着3个成年男子,而每块磨盘重500多斤,加在一起足有1吨的重量,而就在这样的情景下,李海民将手放在第三块与第四块磨盘之间,经过内力与瞬间的爆发力,用手指将1吨的重量顶起,然后将手毫发无伤地抽了出来。在场的观众及各门派的掌门人及传承人无不惊叹其超人的爆发力,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其为“中国真功夫”。
发扬传承佛汉拳
“在有生之年把传统武术文化发扬下去,为传承佛汉拳后继有人而努力奋斗。”李海民始终将这句话视为自己的座右铭。
自2008年起,李海民与师傅李义军连续四年奔赴河北、河南,走访老拳师,同时委托文化馆专家对从各地收集来的老拳谱细致整理。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得以将佛汉拳套路、硬功等几大类组成部分记录成册,确保了这门传统功夫的完整性。
2011年,佛汉拳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东明县三个国家级非物资遗产项目之一,也是菏泽市唯一的国家级拳术非遗项目。
据李海民介绍,如今习练传统武术的人越来越少,在诸多武术大赛上的年轻人很少,以60岁左右者居多,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作为佛汉拳的传承人,李海民深感任重而道远。
工作之余,为使佛汉拳这一中华传统绝技发扬光大,李海民不辞辛苦传承佛汉拳,现已有弟子两百多人,其中谷中华、赵国富、张永飞、邢亚平、薛海洋、王鹏杰等弟子已具备了相当深厚的佛汉拳功力,并多次在全国各种武术比赛中获奖,为佛汉拳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李海民的愿望是,在东明县建设一个正规的佛汉拳传承基地,将佛汉拳更好地发展传承下去。
- 相关新闻
-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