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家在黄河滩旧貌换新颜

山东商报 2017-10-17 14:34 大字

随着滩区迁建工程的实施,5000多名村民陆续搬迁到新建的竹林新村。记者刘云鹤摄中午放学后,孩子来到扶贫车间,准备和妈妈一起回家。记者刘云鹤摄“这么大年纪了,住上这样的好房子,真是做梦都能笑醒。”初次和记者见面时,69岁的毛吉志感慨道。老人说,他这辈子盖了5次房,穷就穷在房子上。毛吉志是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竹林村人,这是位于黄河滩区的一个小村落,世世代代人遭受黄泛之苦。为了抵御洪水,他们日复一日以土筑台,希望用高度拼过洪水。可是往往,一场洪水过后又回到原点,就这样这里世世代代人的命运也跟着循环往复。近五年来,随着滩区迁建工程的实施,周围5个自然村包括毛吉志在内的5000多名村民陆陆续续搬迁到新建的7号村台竹林新村,这里的人也渐渐过上了好日子。记者刘云鹤

高标准的新建“村台”

进入竹林新村前,先经过一条南北走向的大坝,刚靠近就能看到一个很大的招牌,上面写着“实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改善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可以见到很多这样类似的大招牌,隔着大坝几里地,就是竹林新村。远远的就能看到一片片整齐的二层楼房,地基明显高于地面很多。根据当地的说法,这是新建的“村台”,高4米,占地800亩。

毛吉志的家在这座村台比较靠后的位置,也是一栋上三间下三间的两层楼房,红色的房顶,粉黄色的墙面,看上去既大气又不失精致。“我一个女婿在成都城里,回来看到我住着这样的房子,羡慕的不得了,说就跟城里的别墅一个样。”毛吉志自豪地说。

东明县官方数据显示,这里新建的村台能抵御黄河花园口每秒12370立方米流量的洪水。对于毛吉志来说,他并不是很明白12370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只知道终于不用再盖房子了。“根据这个数据,如果洪水到了,它的水面最高距离台顶还有一米,基本上能够保证安全问题。”东明县的一位干部表示。

据了解,仅菏泽东明县就有12万滩区群众,目前东明县已经规划25个村台,在长兴集乡滩内就近修筑两个4米高、总面积60万平米的大型防洪村台。大村台还高标准建设了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学校卫生室等公共设施,统筹解决了居住安全、耕作半径、生活环境等多个难题,已经安置7个村一万多人。

同一条水平线

迁建之初,毛吉志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是拒绝的。“盖房盖怕了,谁家没有盖过五六次,一辈子都穷在了盖房上。”他专门找出一张纸和一支笔,边画边说,“如果不画出来,别人可能想象不出来当时住的都是什么样的房子,因为房子的事有多痛苦。”一会的工夫,毛吉志就把房子画好了,是一座一间半的房子。

毛吉志回忆称,自己这辈子盖了5次房子,有一次盖房,所有的东西都用上了,可是剩下的半间怎么也盖不起来了。那时候黄河滩区的人多半的积蓄都用在了建房上,每到汛期,滩区的人都人心惶惶。因此,“住得安稳”也成了他们最大的愿望。

和毛吉志同村的84岁老人刘垒泉,一生经历过8次盖房,记事起父母盖了3次,成家后和老伴盖了5次。小时候洪水一来,就跟着母亲逃到堤东的姥姥家,一住就是几个月。对刘垒泉来说,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8岁那年,因为发洪水去了姥姥家,一住就是8年。

为了抵御黄泛,村里的人日复一日以土筑台,试图用高度拼过洪水。毛吉志说,那时候家家户户只要干完地里的活,睁眼就是垫房台,没有次数,只知道垫的越高越好。他叹了一口气说,日复一日,一铲一铲,一车一车堆起来的房台,一场洪水,功亏一篑,“都是土堆起来的,一冲就倒了。”

他回忆起以前的村貌,那时候全村的房子没有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的。迁建之后,毛吉志觉得从外观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全村终于在一条水平线上了。

自制记录发展的画册

迁建过后,最头疼的问题解决了,毛吉志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他也发展起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还创作完成了一本画册,名字叫《竹林史话》,主要记录村里的发展与变迁,以及如何一步步富裕起来的。

画册主要分为四部分:水旱码头老竹林、一心跟党走的竹林人、竹林寺有影无踪、古村新韵。最后一部分古村新韵主要从滩区建设入手,画出了宏伟壮观的千亩村台、村民手中拿着盖房补贴款、领导到村视察、洋房宽马路还有停在路边的小汽车,等等。

在画册的最后一页,是一名男子与一名女子成亲的场景,配文写道,“村貌变了,人也变了,新村名气越来越大,老光棍汉也找到了对象,感谢党的富民政策,我们真正进入了好时代。”

扶贫项目很给力

毛吉志说,你看看现在村里的条件,二层的小楼房,干净宽敞的马路,还有正规的卫生服务站,漂亮的学校,方便的超市。各种设施都很齐全,“不用出村就能办大事,享受城里的待遇还比城里的空气好,谁来了不羡慕。”

另一位村民翟清枝说,“你看房子都有暖气,村里也有各种扶贫项目,生活和工作都不愁了。”

竹林新村的村支书刘湘泉告诉记者,这五年来村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村貌的改变,还有各种扶贫项目。比如通过光伏发电、扶贫车间、秋葵基地等项目进行***,“光伏发电,一天能发400度电,收入的钱会分给村里的贫困户,还有村里的扶贫车间,很多妇女在那上班,既可以赚钱又能照顾家庭。”毛吉志的老伴就在村里的秋葵基地上班,每月差不多能赚到2000块钱。“村里还建了乡村大舞台,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们没事就去那晒晒太阳跳跳舞,这么大年纪了赶上这种好日子,都想再多活个几十年。”毛吉志笑着说,“扭一扭啊扭一扭,一扭扭到九十九啊。”

新闻推荐

10元秒变10万山东彩民收获“麻辣6”头奖

“麻辣6”作为体彩顶呱刮的经典票种之一,以其火红喜庆的票面和不俗的中奖率深受广大彩民的喜爱与追捧,上市以来不断为彩民朋友们送上大大小小的惊喜。近日山东省菏泽东明县26606体彩投注站...

东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