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从“一见钟情”到至交

菏泽日报 2021-12-14 09:02 大字

□ 王义尚

算来我与《菏泽日报》结识,距今已有27年了。 二十七年的悠悠岁月,我和《菏泽日报》由最初的“一见钟情”到生活的至交,正可谓是人生得一“知己”,难分难解形影不离,成为最亲密的挚友。

我的青少年时期,命运坎坷频失机遇,农工商学兵都沾些边。那是在1994年的冬天,有次去定陶县城的战友家串门,饭前见沙发上散乱地放着几张报纸,便顺手拿起翻阅(因我在部队是连文书,很喜欢阅读书报)。其中有张字迹醒目的《菏泽日报》,一下就吸引了我,细看才知是我们本地的报纸,并且还是对开大报。当时欣喜之情难以言表,好像一叶飘荡的小舟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随即尽情浏览。

这是1994年12月10日周末版的一张报纸,当我翻到三版的“七彩人生”栏目,读完赵辉老师《十年艰辛终无悔》的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立刻引起了我的反思。作者对新闻写作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的精神及所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成果,深深地感染并打动了我。想起自己年届三十有八,虽几经努力奋斗,却毫无一点成就,顿时有种“一事无成惊逝水,半生有梦化飞烟”的苍凉之感。于是,我决心振作起来,彻底改变那种颓废的状态,重新燃起写作的激情,在人生的中年奋力一搏。

没多久,我们村有个43岁的光棍汉,在一位热心“红娘”的撮合下办了喜事,我就将白天采访到的素材连夜写成《天地姻缘一线牵》的新闻稿,第二天寄往菏泽日报社。没几天,就给发表了。这下给了我不小的鼓舞和动力,便一发不可收。一有时间我就往县城跑,到战友家里去找回几张新出版的《菏泽日报》看,再根据报纸的栏目和要求,坚持给报社投稿。几个月后,我先后又有《夸夸俺村的“王老憨”》《农家院里 “天仙配”》《爱你没商量》《服输》《杏儿》等多篇新闻、文学稿件连续被报社采用。为此,当年7月,我被县委宣传部破格招聘为新闻干事,正式成为《菏泽日报》的一名通讯员,有幸到报社参加一个多月的实习培训,得到各位编辑的热情帮助与指导。两年后,由于我采写发稿成绩突出,又被县委评为新闻宣传拔尖人才,农转非成为(聘用制干部)镇政府机关的一名正式公职人员,从此实现了改变命运,走出黄土地的夙愿。

时光如梭,春秋二十七载。《菏泽日报》也由当初的邂逅相逢,成为我人生的至交,她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工作岗位还是退休在家,也不管农闲还是农忙始终陪伴着我,就像我的知心伴侣,从早到晚时刻不离不弃。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我的纪实文章《上甘岭上,他与黄继光是生死战友》,今年6月11日的《菏泽日报》用了半个版面的重要位置刊发,之后被10多家新闻媒体转载;散文《春夜听雨》《等到木棉花开的时候》《想起那年去接兵》,分别于2012年11月《文学月刊》刊载,评为2012年全国中学生最喜欢的散文精选;诗歌《夏天的雨》,入选2018年5月《当代文学精品选》,获得第三届当代文学精品选全国诗文大赛二等奖……

人生漫漫,27载风雨岁月如白驹过隙,我与《菏泽日报》成为至交,在生活和人生的旅程中牵手相伴,在未来的路上,她仍将引领我前进,直到永远!

新闻推荐

蔬菜棚下开起“减灾直播课”

“棚内温度低于8℃的时候,要采取措施增加温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火道加温,但是一定要让烟气排出去,否则煤炭里的一氧化碳、二...

定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陶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