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集镇:“林长制”助推“庭院经济”硕果累累

菏泽日报 2021-12-03 09:09 大字

12月1日,记者走进定陶区马集镇袁堂村,一排排灰瓦白墙的鲁西南传统民居映入眼帘,房前屋后,街头巷尾,果树绵延成景,绿化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冬日画卷。自“林长制”推行以来,袁堂村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庭院经济”和林果产业,紧紧围绕阳光玫瑰葡萄、桃树、苹果、苗木等产业做文章,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蹚出了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致富之路。

袁堂村是典型的鲁西南建筑风格的传统民居群,院落整齐、街道宽阔,庭院面积较大。依据自身独特的村居设计,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按照“镇购买、村产权、户管理收益”的原则,引导村民在院内和房前屋后种植蟠桃、柿子、核桃、冬枣等果树4万余棵,今年果树到了丰产期,村民实实在在尝到了丰收的甜头。“俺家院子的面积是两分,栽了20多棵蟠桃树,一棵能结100多斤。孬点儿的卖两块多钱一斤,好的卖四五块钱一斤,村里的合作社直接收购,一年能卖六七千块钱。”村民林现真高兴地说。

同时,袁堂村还把长期闲置的村头荒地和街边空地利用起来,大力发展“边角经济”,邀请专家从景观设计、果木选择等方面制定专业栽种方案,按照“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绿”的理念,对胡同、街道、道路进行美化和绿化,投资40万元,购买了蟠桃、柿树、樱花、鸢尾、楸树、五角枫等苗木,建设街头公园2处,小微景观8处,不但给群众提供了惬意的空间,优化了村居环境,而且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真正把“庭院经济”“边角经济”转化成了“美丽经济”,实现了经济和环境的“双收益”。“我们村志愿者成立了树林管护队伍,划定了责任区,制定了《护林公约》,并将《护林公约》纳入了《村规民约》,提升了村民爱林、护林、管林意识,栽管并重,促进了‘林长制’的高效落实。”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林长何茂军说。

“我们马集镇以袁堂村为样板把‘森林进村、果林进院’工作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加快农旅融合步伐,用增绿、护绿、用绿、活绿做文章,规划建设民俗院、垂钓园、采摘园等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逐步实现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目标。”镇党委副书记、镇级总林长王哲说。

通讯员 梁绍亭 记者 刘卫国

新闻推荐

定陶区打造15分钟城乡阅读圈

11月29日,定陶区滨河街道办事处姚庄社区居民在“牡丹书房——姚庄馆”借阅图书。当日,定陶区滨河街道办事处姚庄社区“牡丹...

定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陶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