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召开新闻发布会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通道 全力建成四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

菏泽日报 2021-11-20 09:00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孔 博)11月19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菏泽市综合交通网“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前已全部编制完成,市政府常务会议已研究通过。

《规划》确定,2025年实现菏泽突破崛起。“米”字型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初步建成;高速铁路、民航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成运营,对外运输条件明显改观,城市交通区位条件大幅提升;“四纵四横三连”高速公路网、“七纵七横四连”干线公路网基本建成,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显著提升,城市间、城镇间及城乡间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增强;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成效,多方式衔接水平有明显提升,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初步建成,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

2035年,实现菏泽交通现代化。“米”字型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全面建成;高速铁路直达周边重要城市,高速公路直达周边所有地市;国省干线公路网全面建成,高等级公路覆盖全市重要节点,旅游景区均有公路通达;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建成,客运换乘“零距离”、货运“无缝衔接”基本实现,形成国内国际通道联通、区域城乡覆盖广泛、枢纽节点、多式联运、功能完善、运输服务一体高效的综合交通网,建成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从构建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优化综合交通网络布局、提升客运物流枢纽和提高综合交通管理四个方面确定重点任务。

加快构建“米”字型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提升对外交通运输质量。依托国家级、省级综合运输大通道,以高标准干线铁路、机场、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贯通南北、衔接东西、通达江海、辐射周边的综合运输大通道,提升对外交通品质。

《规划》提出,提升铁路网、优化公路网布局、新建民航机场、发展内河航运和谋划布局城市轨道交通网。

规划建设由6条快速铁路构成“米”字型快速铁路网,并与4条普通干线铁路等10条铁路线构成的“两纵两横六射”铁路网。

构建“四纵四横三连”高速公路网,与周边地市实现高速公路直达。提高干线公路网技术标准,形成“覆盖广泛、能力充分”的“七纵七横四连”市域干线公路网。构建市域城镇间的快速交通体系,支撑和引领市域空间和产业布局优化;旅游路连接景区并与上一级路网衔接的放射性布局;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网络通达程度和技术等级,加强行政村、自然村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农村公路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民航运输和扩大低空空域开发的重大机遇,立足菏泽市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和邻边经济高地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形成“一支线七通用”机场布局,推进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加快建设民航基础设施和航线网络,积极提供优质高效的航空服务。

坚持港航并重的原则,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统筹港口、航道建设,努力提升航道综合通航能力。规划建设3条内河航道连接京杭大运河,加快港口与航道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内河航运事业的发展。加快菏泽港口集疏运体系规划建设,提升港口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提高运输服务质量。

客运枢纽升级,重点打造“三主三辅多中心”的客运枢纽体系,形成区域中心。“三主”为菏泽高铁客运枢纽站、菏泽机场客运枢纽站和菏泽火车站客运枢纽站;“三辅”为汽车客运总站、汽车客运西站和汽车客运南站;“多中心”主要指位于定陶区和各县城城区或城郊的铁路客运站或高等级公路客运站。

提升物流枢纽,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规划市域形成“九主九辅”铁路货运场站布局。搭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点构成的三级节点网络。重点规划五个主物流园区和八个辅物流园区。

提升菏泽市综合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创造智慧、绿色、安全的交通环境。高标准谋划菏泽市智慧交通系统。加快基础设施、公众出行、物流运输等三个领域的智慧化升级。积极推广绿色交通,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鼓励发展铁路、水运和城市轨道交通等低碳节能运输,鼓励支持公转铁。建设布局合理的LNG加气站网络。推进市域范围加油站、加气站内充电桩设施建设,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国省道沿线充电站设施建设,形成城际快充网络。

新闻推荐

马集镇:加强路域环境整治

本报讯(通讯员梁绍亭)11月15日,在定陶区马集镇的丁金路上,挖掘机在修复着坍塌的路肩,同样,双庆路、定马路、定张路也都在紧张地...

定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定陶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