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芹:享誉一方的“李向阳”式抗日英雄
晚年孔令芹(资料片)
公安部颁授孔令芹的荣誉勋章
孔令芹是抗战时期在鲁西南响当当的抗日英雄,当地的耄耋老人中,至今还有不少人时常提起孔令芹,说他是“李向阳”式的抗日英雄,不断向下一代述说着他智斗日伪顽的一个个传奇故事。
“打鬼子必须要勇敢”
1921年7月1日,孔令芹出生于定陶城西孔庄村的一个贫寒农家,自小性格耿直,做事坚定果断。
1938年5月,本县抗日义士程书勋在城西邓集一带招兵买马,孔令芹毅然报名,成为程书勋的警卫员。
1939年7月,定曹抗日游击大队成立了,程书勋任大队长,孔令芹则任一中队队长,这一年他只有18岁。从此,他带领一中队机智勇敢地活动在p定陶城西各据点附近,埋地雷、抓“舌头”、打伏击、掐电线、破坏道路,表现得十分出色。
“打鬼子必须要勇敢。勇敢不是鲁莽,而是在确有一定把握前提下的果敢行动!”这是孔令芹晚年常说的一句话。
有一次,孔令芹回孔庄看望父母,听一邻居说,在城西侯庄,有四五名过路伪军正作短暂休息。侯庄位于定陶县城西北6里,在孔庄的东北方向,两村距离不过5里路。孔令芹立即决定:消灭这股敌人。
于是,他带领本村几名民兵,化装成到城里赶集的老百姓,不大会儿就到了侯庄西头。
进村后,孔令芹发现敌人还在村中间休息,两伪军坐在一个靠墙跟的石墩子上打盹,步枪靠在身后的土墙上,不远处是另两名怀抱大枪、东倒西歪的伪军。敌人大概以为距城里不过五六里的地方是安全的,一个个毫无防备。
孔令芹左臂挽着菜篮子缓步向前,不几步就来到石墩子附近。说时迟那时快,孔令芹右手从篮子里掏出子弹已上膛的手枪,对准了他们:“我是孔令芹,识相的赶快缴枪!”
“原来碰上了孔令芹,我们缴枪!”石墩子上的两个伪军乖乖举起了手,另两个汉奸也战战兢兢地站到一边。就这样,孔令芹他们干净痛快地打了一个歼灭战。当地老百姓听说后,无不拍手称快。
“那时候我们天天提着脑袋干革命,光胆大还不行,还必须心细!”孔令芹说。
一年隆冬,孔令芹奉命搜寻溃逃的顽军散兵,忽然,他发现干净的雪地上有一些零乱的脚印,直通南面的一片密林。
“什么人冰天雪地会进林子?”他脑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一定有鬼!”想到这里,他当即命令大家沿着脚印追到树林,看到脚印消失在一片乱草丛中。
仔细一搜,他们看到附近有一个土堆,一侧隐藏着一个洞口,拨开齐腰深的杂草,发现藏着两个顽军逃兵。两人可能是早已吓破了胆,拼命把脑袋扎进洞口中,但洞口太小,两个大屁股露在外边,真是钻头不顾腚。
看到这俩逃兵惊弓之鸟般的狼狈相,孔令芹他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战士们上前把他俩拽出来后,他们扑通跪倒在地,直喊“八爷饶命”。
孔令芹这次因为细心与警惕,缴获了两把盒子枪和50发子弹!
“一中队就应该一马当先”
孔令芹带领一中队凭着过人的胆识和勇敢的斗争精神,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上级交付的战斗任务,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1943年农历八月初三下午,定陶游击大队接到军分区命令,驻菏泽日军当晚八点左右将给驻定陶日军运送补给,要求他们消灭敌人,截获物资。程书勋决定由孔令芹率一中队执行这一艰险任务。
傍晚时分,天渐渐暗了下来,一中队悄悄进入城北菏泽至定陶的必经公路两侧埋伏下来,并将一根大方木横在公路上。
约九点半,战士们隐约听到北边传来卡车声,不大会儿,一辆卡车缓慢驶了过来,没有正常开灯,是日军的运输汽车无疑。原来,日军怕开灯后目标过大,仗着路况好、道又熟,借着淡淡夜幕玩起“盲驾”。
见汽车进入伏击圈,孔令芹一声令下:“打!”密集的子弹“嗖嗖嗖”地射向大卡车。
日军见状,立即加大油门企图逃跑,不料撞上了方木,汽车失去控制,冲到了沟里。大家一跃而起,迅速冲上公路,经过十几分钟的激战,战斗胜利结束。
这次战斗,孔令芹他们共缴获机枪三挺、步枪十几支,子弹数箱,还有几十箱罐头、香肠等。这次截击战打得干净利落,孔令芹及一中队受到鲁西南军分区的表彰。
1943年11月,鲁西南大地进入冬天,由于连续遭受三年历史罕见的旱灾、蝗灾,再加上日伪军的残酷“扫荡”与掠夺,定陶抗日军民无衣无粮,生活极其艰苦。当时,曹县东南高新庄有个恶霸地主和汉奸,绰号“高二穷种”,真名叫高圣君。这家伙外号“穷种”,其实富得流油,不仅有土地八百顷,囤积着大批粮食,而且钱多、枪多,一点也不穷。
11月23日这一天,程书勋命令孔令芹率一中队夜袭高新庄,来个“劫粮救百姓”。由于这次执行任务路途有数十公里远,天寒地冻,再加上高圣君又豢养一百多名全副武装、穷凶极恶的“护院家丁”,程书勋有点不好意思地对孔令芹说:“这次又让你们一中队挑大梁了!”孔令芹爽快地说:“没什么,一中队一中队,打仗就应该一马当先!”
天擦黑以后,孔令芹率一中队整装出发了。午夜时分,部队到达目的地。大家在向导引导下,摸进高家大院。孔令芹率部分战士突进家丁住的西厢房,另一部分战士直扑向高圣君住的堂屋。
此时,西厢房里正热闹非凡,家丁们有的闲聊,有的打牌,还有的喝酒。孔令芹一脚将门踹开,一个箭步跃入屋里,端枪大吼一声:“举起手来!不准动!我们是游击队!找你们东家说事的,与你们无关。”
正玩得高兴的家丁顿时一个个吓得呆若木鸡,战士们马上上前给家丁缴了械,为了预防万一,又在房子外面上了锁。另外一部分战士闯进堂屋后,“高二穷种”早已魂飞天外,很不情愿地交出了几箱银元和几大车粮食。
游击队用缴获的银元购买了棉花,解决了战士们的穿衣问题,粮食除留一部分自用外,其余的都救济了根据地的老百姓。
“永远紧跟共产党干革命”
在长期的革命战斗生涯中,孔令芹身边的许多战友牺牲了,他也多次遇险和负伤。但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始终攥紧枪杆子,紧跟着共产党干革命。
孔令芹率部屡屡给予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敌人对他恨之入骨,多次突袭他的老家孔庄。在我抗日群众的帮助下,他们一次次扑空。
最后,汉奸队长邵光宇恼羞成怒,把孔令芹家的房子一把火烧了不算,还悬下重赏说:“谁抓到孔令芹,奖两千块大洋;抓到孔令芹的老婆或者孩子,赏一千块大洋。我们不仅要斩草,还要除根!”在这种情况下,孔令芹的妻子只好扮成戴孝女,带着孩子远避到黄河以北。
1941年深冬的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由于当地个别地痞流氓的告密,程书勋、孔令芹等一百多名抗日游击队员,突然被数百名日伪军包围在城西抗日堡垒村五里长寨。
因敌人行动突然,且来势凶猛,突围已不可能。程书勋立即安排人员设法混出村去,向分区大部队报信,然后带领队员钻进村里的地道,待机突围。
敌人原以为这次一定能彻底消灭游击队了,但进村以后,发现连游击队的影子也看不到。后来,他们从汉奸嘴里得知村里有地道,就拿着铁锨、抓钩在村里乱刨乱挖,疯狂叫嚣:“挖地三尺也要找到土八路。”
后来,敌人发现了洞口,点燃成捆的裹着辣椒的高粱秆、棉花柴塞进洞里。一股股浓烟冲进地道里,大家被辛辣的毒气呛得直咳嗽。程书勋、孔令芹见此情景,让大家马上挖土把洞口堵上,再用毛巾堵住口鼻,继续顽强坚持斗争。
敌人见烟熏无效,就往洞里扔手榴弹,洞口被炸塌一片,大家一边隐蔽一边寻机还击。第二天黎明时分,接到情报的我军分区主力部队,马上驰援五里长寨。游击队同他们里应外合,很快打退了围村敌人,定陶游击队员被解救了。
这是孔令芹第一次遇险,他甚至写好了遗书。但走出地道口后,他就把遗书撕得粉碎,操起枪杆子继续战斗。
抗日战争后期,定陶县抗日游击大队改编为基干大队,不久又升格为定陶基干团和军分区十四团,孔令芹均任一连连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驻定陶日伪军仍拒绝放下武器。8月19日,鲁西南军分区重兵压向定陶城。城内敌人慌忙打开北门,企图逃往菏泽。
孔令芹率一连在北门外伏击,激战中,他不幸被弹片击中,身上七处受伤,仅腰部就有两三处,血流如注,被战士们救下战场。
经过了一两个月的治疗,他的伤口基本愈合。不过由于伤及多处内脏,他的体质变得非常虚弱,出院后也不能随部队行动。无奈,他只好暂时待在老家孔庄养伤。
解放战争爆发后,鲁西南成为国共双方军队的“大拉锯”之地。孔令芹带伤跟随部队转战各地,他说:“不论过多少道难关,也要紧跟共产党干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孔令芹离开部队进入公安部门工作,先后在定陶县邓集、杜堂等多个公社担任公安特派员,直到1981年离休。1991年7月,国家公安部颁发给他一级金盾荣誉勋章。2011年,这个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溘然长逝,享年90岁。
文/图通讯员 王贞勤
新闻推荐
送上“金刚钻” 敢揽“瓷器活” 定陶区让下岗职工有了谋生技能
本报讯(记者刘卫国)肖钦环原是定陶橡胶厂一名普通的下岗女职工。前些年丈夫做生意被骗,债台高筑,两个孩子都上学,婆婆又突然卧...
定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陶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