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写创新创业 双创浪潮向纵深发展 新中国合肥70年大事记

合肥晚报 2019-12-13 00:45 大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城市而言,这个“源头”是创新。

从2014年发放首批“整贷直发”优惠政策起,合肥便向创业者张开了怀抱,每一点创新都会被这个城市温柔以待。

创业者身份多重化、创业项目科技化、创业政策多元化,短短几年间,合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着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

响应双创“呐喊” 真金白银为创业“注血”

2014年11月22日上午,大学生创业者孙立崇顺利拿到10万元小额贷款,成为合肥市享受“整贷直发”优惠政策第一人。

“有了这一笔资金,业务就好做多了,近期的资金流转不成问题了。”孙立崇毕业后选择了创业,他在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创办了一家粮油商行。以往遇到资金紧缺,他只能找亲戚、托朋友。商行所在社居委获悉后,联系孙立崇申请了“整贷直发”小额贷款,半信半疑的孙立崇没想到自己创造了一项“贷款记录”。

“整贷直发”是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框架内的一种新型工种模式,由人社部门、财政部门和邮储银行共同实施,其中,人社部门负责推荐人选,邮储银行负责担保和放贷,财政部门负责贴息。发放首日,合肥市首批“整贷直发”小额担保贷款总计放款额度98万元。这已经不是合肥市第一次为创业“注血”,在此之前已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95亿元,扶持了近万名创业者成功创业,带动就业4.2万人。

“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就在合肥发放首批“整贷直发”小额担保贷款前两个月,夏季达沃斯论坛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呐喊——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说,“专业人士”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市场历练中培养成长的。“双创”可以促使众人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涌现出更多各方面的“专业人士”。

2016年10月19日,合肥召开“双创示范”工作动员大会,首批15家“众创空间”被授牌。会议对《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做出解读,并提出五点建议:构建创业创新平台、拓展创业创新服务、强化财税金融支持、激活创业创新主体以及健全创业创新机制。

此时的合肥,市场一片沸腾。

高科技更活跃

新创企业质量明显提高

2019年4月25日,安徽创新馆开馆,这里集聚了一切创新要素。

时隔两个月,2019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安徽合肥分会场也在这启幕。一系列创新、尖端、前沿、颠覆性的项目带人们见识了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生物基因、虚拟现实等领域的众多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这些方面恰好也体现了近年来合肥创新创业最大的亮点——新创企业活跃度和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在使用过程中,自动识别记录用章信息,包括使用人、时间、地点、用章次数等,信息存储云端服务器。” 初见童迎伟和他的团队是在2017年央企熠星大赛的宣讲后台,这是个非常年轻的创新团队,成员年龄均在40岁以内。团队成立时间不久,“云印章”就实现小规模的量产。如今,这个扎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园区的年轻团队已经让“云印章”四处“结果”。

从2013年到2018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增速始终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与此同时,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截至目前,全市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突破1400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34家,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近4000个。

首款采用喷墨打印技术的55英寸4K OLED显示屏产品、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国内首家自主研制基于等时性超导回旋加速器的SC200超导质子治疗系统……这些诞生,时刻记录着合肥的创新。

全民参与创业成风

创客群体更加多元

出生于山东菏泽定陶县工厂李村的李军配是村里第一个博士,除此之外他还有多层身份: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联合培养博士毕业生以及启威生物创始人。

2019年春节刚过,李军配就在办公室里与团队制定新年计划表。作为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首批孵化企业,李军配的启威生物深耕抗菌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经过4年发展,如今已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生物技术领域屡获突破,申请专利40余项、授权17项,推出的仿肽高分子抗菌剂、多尺度纳米笼、鸸鹋油等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对于这个始终奔波在路上的创业者,他所追逐的“就是要不断打破自我边界,精心打磨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从大学生到“海归”,从“白领”到农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创新创业大军,创新创业正在成为社会一种价值导向、生活方式和时代气息。很多“海归”也怀揣实现自我价值的梦想,回到合肥创业,在虚拟现实、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机器人、节能环保等领域创办了一大批企业,成为引领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群体。

“合肥创新创业环境比想象中更好,在这里创业让我找到了归属感。”在滨湖金融小镇中,资深金融专家柯兆明先生正带领技术团队开启“金融科技”的全新事业。阔别合肥35年,柯兆明回国创业的过程中处处显露着“落叶对根的情谊”,他回国后重新申领的身份证户籍栏中,清晰地显示“合肥市包河区”。“在这里,我就像鱼儿回到了大海。”

创新创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2018年,合肥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00081户,较2017年同比增长22.9%;新增资本总额6919.16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19.25%。2018年全市市场主体创业活力为23.9%,较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各类型市场主体中,民营经济的创业活力指数较高,尤其是私营企业创业活力十足,达25.49%,高出总体1.6个百分点。

手续便捷有保障

创新创业生态日趋完善

“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了更多科创人才留在合肥、扎根合肥。”今年年初,合肥市相关负责人率队集中走访辖区部分企业时强调,“企业和企业家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只有当好‘金牌店小二’,提供热情、周到、专业、勤勉的服务,做到‘有事不撒手、无事不插手’,企业才会发展壮大,城市才会因此更加和美。”

目前,合肥市已全面梳理就业创业、失业保险政策和服务项目,以惠企稳企、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的失业保险返还、技能提升补贴、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就业奖励、创业成功补贴等为重点,形成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经办机构清单,在市人社局官网公开发布。

综合运用金融工具包扶持创业,完善各类人员创业贷款,累计扶持21827名创业者在合肥市成功创业;创新开发青年创业引导资金,专项扶持高新技术初创企业。累计支持项目645个,直接支持金额4.24亿元,带动吸纳就业15000人;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引导资金,面向在合肥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2年、10万元免担保免利息贷款。自2017年资金运作以来,共扶持339名高校毕业生在合肥市成功创业,发放贷款2.33亿元,带动吸纳就业9123人。

从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区域、高校与企业三类示范基地建设以来,一批创新创业高地已形成。例如,合肥高新区在2016年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0家,基本建成智能语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成为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网络的重要节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今,创新创业浪潮已在合肥形成了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贯穿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定陶区天中街道办事处工业强处侧记

11月20日,已经拆除完毕的原马店社区,几台大型推土机、挖掘机正在不停地挥舞巨臂,复垦土地。天中街道办事处马店社区位于...

定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定陶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