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母亲的小药箱,一背就是22年
“一个电话,不管什么时候,小郭医生都会赶到家里来看病。”在菏泽市定陶区滨河街道吴河村,村民们都说,村里350多户、1400多人的健康,离不开“小郭”医生。
“小郭”名叫郭保全,生于1975年12月,其实已经不小了。但村民还是爱叫他“小郭”。因为郭保全干乡村医生早。郭保全的母亲楚家兰在村里做赤脚医生,常背个小药箱。他接过来,如今也背了22年了。
母子搭档
母亲楚家兰1965年毕业于定陶县东王店卫校,是建国后较早进入乡村的一批赤脚医生,也是郭保全从医道路上的启蒙老师和领路人。
“小时候看母亲给别人诊病,我觉得神奇,也开心,所以读大学,我也选择学医,想当一名医生。”郭保全说。20世纪90年代末,从菏泽医专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他回村,接过了母亲背了多年的药箱。
但郭保全“接班”最初那几年,楚家兰都是跟儿子一起出诊。母子搭档行医,留在了当地很多人的记忆里。“那时候出诊也多。村里要是有三四家生病的,母亲一去就是大半天,每家打完针还得观察半小时,怕有什么不良反应。所以,她一大早出门,错过吃午饭是常事。”郭保全说。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楚家兰去邻村出诊。路滑,她骑自行车摔倒在沟里,爬起来再走,又摔。第二天,郭保全代母亲去复诊。走的还是那条路,郭保全看到,路上还留着母亲昨天的脚印。
你不能走
母亲干乡村医生的苦和甜,郭保全也在慢慢体验。
自己开始干的那两三年,郭保全出诊,都是靠步行或骑自行车。一走一回两三个小时,很常见。2001年,他才买了一辆小摩托车。有摩托车真好,出诊效率高。没几年,郭保全就骑坏了两辆。
他不是没有走的机会。当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走的时候,楚家兰不放,她坚持让儿子留下来:“我在吴河村做了一辈子赤脚医生,对这片地头感情最深,你小子也是吴河村的,今天有了文化,更应该留在这里。”
楚家兰从20多岁起干赤脚医生,行医50多年,接生过1000多个孩子,深受乡亲们尊敬、爱戴。至今,每天仍有人来找她诊脉看病。
乡间行医
“哇哇——”还没进诊所大门,里面就一阵小孩哭声。那是村民郭德峰带着18个月大的孩子来看病。为了哄孩子稳下来测体温,郭保全又是扮鬼脸,又是哼小调,最后拿出了一个小兔子玩具,总算是让孩子消停了。
“小郭医生就是我们的‘家庭医生’,我家几辈人都是在他家里看病。”一说话,郭德峰语气里都透着亲劲儿,“小孩半夜发烧,他凌晨两三点过来看一次,天亮了再来复查一次……”这待遇,很多村民都经历过。
80岁的吴兆建患有高血压等病,行动不便,郭保全每周都提着药箱上门问诊一次。一进门,郭保全放下药箱,先简单地收拾一下屋里。听诊完了,他拿出一箱八宝粥,易拉罐装的。“你看着,这样开罐……”他手把手地教老人怎么打开。
22年来,这样的出诊、接诊有多少次,郭保全数不清。让他感觉幸福的是,村庄卫生室越来越规范,乡医防疫预防工作越来越扎实,村民医疗保障越来越好……新时代乡村医疗环境的变化,让他出诊的次数在减少。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赵咏婷
新闻推荐
入冬以来,为保证员工在雾天、夜间以及恶劣天气下的骑行安全,山能临矿菏泽煤电彭庄煤矿购买了带有反光条的安全背心,免费...
定陶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定陶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