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济渎庙探访

菏泽日报 2019-10-30 13:11 大字

济渎庙内的三座石碑(资料片)邓文献

深秋季节,天高云淡,带着好奇而又久违的心情,前往菏泽西关厢北侧的济渎庙探访。

印象中的济渎庙,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的中学时代,高高的土台之上,四面环水,山门朝南一条小路,绿树葱茏的掩荫下,低矮的围墙内,庙宇的红墙黄瓦,凸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可是院内怎么样,我从未进去过,庙内敬的什么神,我皆不知道,多少带给我一些神秘的感觉。

近日,菏泽城区棚户改造迅速推进,济渎庙周围的平房,已被拆为一片瓦砾废墟。围挡之内,沿着仅留的一条羊肠小道,小心地来到院前,几棵高大的梧桐树罩满了小院。门是敞开的,远远地看去,见两位妇女,正焚纸烧香,另有一位妇女,正虔诚地叩头膜拜。环顾四周,院内正北有三间大殿,内祀济渎神塑像。东西两厢房,东祀王母娘娘塑像,西祀城隍爷塑像。殿左前方有重修济渎庙的石碑,记载着一九九四年和二○一○年两次由居民捐资重建的碑文。殿右前方有块赑屃碑,上有碑文而无碑额,记载有:“光绪二十八年立”的字样。后面是一块“民之父母”碑,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县长立的,背面刻有冯玉祥将军的训文。还有一块“保障”碑,下斜半身只有“障”字立于碑座,上斜半身“保”字断开,扔靠在东墙角下。据院内一位老人讲,这是“文革”期间,被砸坏的。当时砸坏的还有大殿内的济渎神铜像,实在令人叹息。在我的多次询问下,这位老人又给我讲了关于济渎庙和济渎神的许多故事。

据老人讲述,原济渎庙为一建筑群,有山门,有廊坊,有厢房,有享殿,颇具规模。正殿中央有济渎神铜像一尊,高2.56米,膝有寸径一孔,传说下通海眼。香客如果把铜钱投入孔中,能听到锵然声响,犹如钱落水中。

庙宇所祭祀的济渎神,应该是一位济水的水神。封神祭祀,古来有之,历来天之礼,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和诉求,祈求天无灾祸,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此官方和民间都盛行。而民间的崇拜则比较贴近生活,并体现出神化与世俗相结合的特征。古书记载,江、淮、河、济为“四渎”,是尧舜时期治水的主要河流。济水为四渎之一,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市王屋山的太乙池,南济行至定陶,北济行至菏泽,然后汇于巨野泽,济水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河流能给人们带来以运输、灌溉之利,也经常给人们带来水患和灾难。因此各个时代,治水工程应是历代君王惠民的大事。

在尧舜时期,对水的治理,经过了一段长时期的实践过程。据传说,尧让禹的父亲鲧治水,鲧采取“筑堵”的方法治理,因治水无功而被贬于羽山,后又由于与丹朱争主地位,遭受牵连被杀。但百姓念其筑堤围城,使菏泽避于水患,得以保存,民感其德,建庙祭祀。后又因济水被禹用“疏导”法治理成功,禹为念其父,重建此庙。全国唯菏泽一地有济渎庙,并赋予纪念鲧的地方。

据《曹州府志》记载,庙自后周,历金元,黄河水决,庙与城俱灭。直到明正统年间,由知府范希正筹资重建。清康熙初年,郡人又募资重修。每年农历三月十七,都有庙会,唱大戏,郡人纷纷前来听戏、焚香、祭拜,热闹得很。

济渎庙,因水而得,因人而祭。菏泽有句古谚语:“济渎爷,欠欠腚,曹州府淹个净。”这里就寄托着菏泽人对古人先贤的崇尚和纪念。近日,我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得知,济渎庙在老城区改造中,要进行修复,很多“老菏泽”都在期盼中。

新闻推荐

牡丹区大黄集镇还原“革命路”扩建安陵革命历史博物馆

本报讯(通讯员张国庆张静冬)10月23日,安陵革命历史博物馆展陈和“革命路”设计方案研讨会在牡丹区大黄集镇召开,市委办公室...

定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定陶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