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坚守,马印宝种冬枣实现富裕梦

农村大众报 2020-11-05 14:44 大字

农村大众报单县讯(通讯员谢丽)深秋时节,在单县李田楼镇魏牌坊村马印宝的冬枣园里,仍有不少硕大圆润的冬枣挂在枝头……53岁的马印宝说:“30余亩都是冬枣‘新一代’,个头硕大圆润,品相好,含糖度高,销路好!”

2000年,一直做木工手艺的马印宝偶尔听到亲戚说,冬枣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他便开始到沾化、济宁等地考察,选定了冬枣“新一代”作为种植品种。

他种下的第一批500棵冬枣苗,本以为第二年就可以结果丰收。然而,由于他一时掌握不了剥皮的大小深浅,几乎没有结果。“环剥刀口愈合得早,结的枣都会被顶掉;刀口愈合不好,还要马上用胶带缠上,以便保持住水分和温度。”他说。

他买来了一本本管理枣树的科技书籍,不断到外地考察学习……2010年,随着十年的技术积累,栽种和管理技术逐步成熟,马印宝的枣园的结果率已经十分可观,亩均收入达到了8000多元。

2016年,种冬枣初步享受到收获喜悦的马印宝,又投资20多万元为枣林搭上了日光恒温大棚。“建设大棚既可以抵御疾风暴雨灾害,还能延长采摘期,开花、坐果、成熟要比室外早20余天。”马印宝介绍说,“现在,恒温大棚基本实现了地下甜水滴灌喷洒,防护纱窗减少了病虫害,保证了冬枣的口感和质量。”

2018年,马印宝的枣树已达到1500多棵,“我们种植的冬枣共分为四个等级,特级果每斤卖到20元,一等果也要16元,每亩能收入2万多元。”马印宝说。他和妻子还在枣林下散养了“枣花鸡”,减少了枣园的杂草和虫子,前来乡村游的客人们也能吃到无公害的冬枣,品尝到口味纯正的“枣花鸡”,提高了家庭农场的附加值。

目前,马印宝的家庭农场已经纳入“单县一日游”“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三日游”线路,而采摘旅游则是马印宝打出的旅游核心项目。马印宝和他的家庭农场先后获得“省级家庭农场”“山东省乡村旅游创业之星”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全力以赴 携手抗疫 菏泽市支援青岛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侧记

10月15日下午,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为即将离青返程的菏泽支援青岛核酸检测团队举行欢送仪式。在仪式上,医院党委书记董晓...

单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单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