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强不息的故事里品读残疾人群体互助反哺的感人事迹 “益”起来传递“爱与希望”

济南日报 2020-05-26 11:16 大字

①华通磁电党支部慰问张家洼街道敬老院。

②赵京胜和贫困群众一起加工节水灌溉的配件。

③为济南市残疾人文创产品“直播带货”。

④山东麦德森集团向菏泽市单县刘鹏村农家书屋捐赠20万元图书。

⑤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团专家开展义诊活动。

在我们中间,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与命运抗争的勇士,他们面对身体缺陷、人生的不幸没有屈服,他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改变命运,用乐观的态度感染他人,更满怀爱心,帮助有着同样遭遇的人重拾生活的信心。

他们的故事催人奋进,不仅传递了向上的力量,也让人感受到守望相助的温暖,他们回馈社会的实际行动,构成了泉城动人的风景线。本期公益之城走近这个特殊群体,希望通过他们的故事,可以更多地激励残疾人,让他们能奋斗拼搏、改变命运,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了梦想不懈努力奋斗。

魏丕国——

“只要有能力我会继续帮下去”

不久前,魏丕国通过莱芜区残疾人联合会向贫困重度残疾人代表捐赠价值3万元的生活物资,为地方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需要帮助的‘社会累赘’成长为可以为国家纳税的企业老板,我很自豪。”捐赠仪式上,魏丕国结合自身实际讲述了成长、创业经历。

魏丕国因患小儿麻痹症不能站立行走,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坚强地拄起双拐站起来、走出去。从最初四处拜师学习维修钟表、修摩托修汽车,到今日拥有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年产值2000多万元的企业,一路走来,在他身上展现的是强大的正能量,是新时代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

因为身体原因,魏丕国年纪不大就辍学回家。本想着父亲的单位能安排就业,可劳资科科长的一句话直接把他打到了谷底:“一个路都不能走的人,怎么来上班,这里又不是福利院。”

“我就不信活不出个人样来。”那时魏丕国就暗下决心。

没过多久,一家企业招工负责人找到他:“不上班,光挂名,每个月300元。”“拿残疾人说事,帮你们偷税漏税,我不干。”魏丕国一口回绝。

1988年,魏丕国开起了摩托车店。生意刚有起色,他就主动找到当地负责税款收缴的同志,提出要缴税。

1999年,魏丕国创办了山东华通磁电设备有限公司,原先和他一起摆摊的残疾人朋友张正华找到他,问能不能在厂里找个活干。“没问题,”魏丕国一口答应,“我和我的妻子都是残疾人,深知残疾人的不易,只要有适合他们的岗位,我都会帮忙。”魏丕国说。

当时,有人建议魏丕国利用残疾人条件,申办福利企业,可以不纳税。魏丕国摇摇头:“该给国家的钱我一分都不会少。如果想享受福利政策,十几年前我就申请了,不会等到现在。”这一天他再次堵住了前来“游说”朋友的口。按照政策,他完全可以申报社会福利企业,减免企业税赋。但他放弃申请,仍以一般纳税人身份向国家缴纳税金,几十年来累计上缴税金近1000万元。

魏丕国的企业资助、安置了许多贫困的残疾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树立起面对生活的勇气。

当地镇上的敬老院是魏丕国常去的地方之一,每次他都为这里的孤寡老人送上猪肉、大米、花生油。“丕国是活雷锋啊,过年过节都惦记着这里。前几天带着家属和几名职工送来了面粉和肉,给老人们包了水饺。”敬老院的院长一谈起他就有说不完的话。

身边有难,他伸出援手;国家有难,他带头冲在前面。“我困难无助的时候,身边人没有放弃我。只要我有能力,我会继续帮下去,让大爱薪火永远传递。”魏丕国说。

赵京胜——

“帮助别人他们快乐我也快乐”

走进钢城区艾山街道大龙门村残疾人就业扶贫驿站,眼前呈现出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有的忙着裁剪编绳,有的忙着打钉,有的熟练地编织,这其中有不少人员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

大龙门村的王树刚因为疾病导致双腿残疾,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生活负担重、家庭贫困。就业扶贫驿站成立之后,驿站负责人赵京胜主动上门,培训指导加工节水灌溉的配件,“自从有了这个就业扶贫驿站,我就有了收入来源,不用出门,生产原料直接送到家里,加工完再回收回去。现在每天都有固定的收入,减轻了不少经济压力。”王树刚说。

赵京胜12岁遭遇意外,左腿留下终身残疾,为了养活自己和9岁的妹妹,赵京胜什么工作都干过,带着妹妹耕过田,工地上搬过砖,烈日炎炎大街小巷卖过冰棍,数九寒天伫立街头修过自行车、摩托车,从代理品牌机油做到经营摩托车行,终于,凭借他的吃苦耐劳,拥有了自己的事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京胜在残疾人培训班上接触到塑编,于是在村里成立了“大龙门扶贫助残就业驿站”。

由于贫困户大多都是老弱病残,为了选择合适的项目,赵京胜拖着残缺疲惫的身躯,一次次奔波在创业的路上。他了解到节水灌溉企业的一些零部件加工常年外包、计件收费,就寻求手工零件加工的活,最终一家节水灌溉企业被赵京胜的精神所打动,决定优先把节水器材零部件加工承包给他。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地增加收入,细心的赵京胜按照年龄进行分工,70岁以上的就干些简单的,年轻的就干些复杂的,有塑编也有柳编,仅节水器零部件的加工就有60多种,并且不定期对残疾人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技能。

现在,随着业务的扩大,扶贫车间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不仅带动大龙门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而且辐射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包括残疾人、贫困户等共计200余人,让更多的家庭在小小零部件的加工中收入稳定提高,每人每天最低收入10多元,“帮助别人,他们快乐我也快乐。以后我还要帮助更多的人。”赵京胜说。王 勇——

“我要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

王勇有一个梦想:要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从2012年向安安特殊教育学校捐助,到2018年为母校山东中医药大学捐资200万元,再到2020年积极进行防疫物资捐赠……近年来,王勇已累计捐款捐物600余万元。他拄着拐杖,走出了一条自强之路,为需要帮助的人带去了温暖。

王勇八个月大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此后,他身残志坚,自主创业,成立了山东麦德森集团。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他始终把扶贫助残公益事业放在首位,坚持“精神扶贫,文化助残”的公益理念,积极参与并开展各项公益志愿活动。

“是叔叔的帮助成就了我,我参加工作后也要像您一样帮助别人!”这是王勇资助的一位学生小雪给他写的信。他清楚地记得几年前第一次踏进小雪家时受到的震撼,“屋内最值钱的是一台旧黑白电视,其他都是些有年头的破家具。但在斑驳的墙壁上,一张张奖状最为耀眼。”那一刻,王勇决定对小雪进行资助。他深知寒门学子对读书的渴望,于是他设立“王勇励志奖学金”,资助了和小雪一样的400余名优秀学子。

在湘西永顺县洞坎河村的结对帮扶项目中,王勇先后捐赠价值3万余元的羽绒服,捐赠包括农业、保健、文学等各类图书2000册,并前往当地进行实地考察,为助力当地发展出谋划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在创业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为残疾人兄弟姐妹谋更多福利,这是王勇一直以来挂在心头的大事,不管是在招聘方面还是公司的福利待遇上,“残疾人优先”的原则,被写进公司的各项制度。自2009年创业以来,麦德森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为近200名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并为残疾人员工发放特殊补贴、福利等等,关注残疾人员工切身利益,帮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追寻梦想、实现价值。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兄弟姐妹就业创业,他开设“艺盟苑”书法美术公益培训班、“博览医书”岗位培训等多项文化技能培训,帮助200余名残疾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就业。为更好地解决残疾人朋友的生活工作需求,王勇近两年着手打造了“勇哥有约”残疾人生活交友服务平台,定期组织开展联谊交流活动,为解决残疾人朋友的婚恋问题提供了更多途径。

王勇告诉记者,接下来,他将继续以“精神扶贫、文化助残”为志愿口号和行动指南,开展更多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公益服务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在公益的道路上,拄着双拐的王勇,将走得更加坚定。

李 伟——

“努力为残疾人多做点事情”

5月初的一天,在泉城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里,有这样三位“特殊”的嘉宾。他们集结组团“趵突泉爱心三人行”,共同为济南市残疾人文创产品“直播带货”,奏响泉城助残的爱心交响乐。

天下第一泉畔,三股水汩汩喷涌,济南市残疾人自强模范李伟、爱心助残先锋代表王振华、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徐浩,三人整齐端坐在直播间,献上直播首秀。手工皂、泉城广场泉标串珠、白菜摆件、手工花篮、手绘漫画、励志书籍等残疾人特色文化和创意产品,通过现场直播镜头,吸引了“20万+”的网友关注,推出的线上优惠产品持续被抢购。3个小时的直播累计吸引近5000人,线上线下同时售出残疾人文创作品571件,库存残疾人文创产品售罄。

“爱心驿站的重度智力残疾人通过教师手把手的专业指导,用几天的时间精心编制出一个精巧的购物花篮,这个花篮是绿色材质,买菜放置物品都是很好的选择。”李伟在直播间向10多万粉丝展示推荐花篮。

一场意外事故致残使李伟陷入人生低谷。从心灰意冷到重新战胜病魔找回自信,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在轮椅上创业成功、反哺社会,后来被选为天桥区(金凤凰)助残联盟爱心助残联合会副会长,完成了重塑自我的境界升华。他的励志故事,被残疾人朋友口口相传,激励和带动身边每一位心中有梦想的逐梦人为幸福而努力奋斗。

组织多名残疾人进行电商基础培训、阿里巴巴云客服的培训;组织爱心企业家和爱心联合会其他会员单位看望自闭症儿童;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家庭,为他们送去了大米、花生油、面粉和粽子;积极为重度残疾人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他们像健全人那样走出家门;成立“轮友合唱团”、打造“轮友时装秀表演”……热心公益,初心不改,反哺社会,在公益的路上,李伟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勇敢追梦,做轮椅上的生活强者!

当李伟得知爱心驿站残疾人手工艺品滞销时,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虽然爱心驿站的重度残疾人很困难,但没有抱怨、没有坐等,而是用自己的顽强精神,努力做事情,不求回报,甘于奉献。泉,这个字在发明时,就是让人们记得,水是我们从自然中白白获得的,我们应该感恩自然、感恩社会,这是泉水文化的本质。我愿意用我的一点努力为残疾人做点事情。”

艾贻明——

“别人能做的,我同样能做”

今年43岁的艾贻明因为身患先天性侏儒症,曾经的他只能抬头仰望别人的成功。然而凭借不服输的精神和韧劲儿,从最早的电脑培训机构,到后来的印务部,再到现在的金环宇景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艾贻明如今已成为知名的企业家。

疫情期间,在得知防疫物资比较紧张后,艾贻明决定为一线防控人员捐赠防疫物资,“平时都是国家、社会守护我们,这次我也想为国家、为城市作点贡献。”艾贻明如是说。2月10日,艾贻明从俄罗斯进口了5万个医用口罩,此后,又购买KN90口罩1万个、酒精5吨、84消毒液5吨,并购置喷壶等消毒设备,购买物资总金额和捐赠款项达150万元。

“别人能做的,我同样能做;别人做不了的,我也要努力去做。”在艾贻明心中,从不认为自己比别人矮一头,“我从没有把自己当做残疾人,否则我和其他正常人相比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艾贻明认为,只要把每一次坎坷经历当成是铺就成功道路的一块基石,总结经验教训,抱有走下去的毅力,残疾人同样可以活得精彩。

疫情期间,艾贻明率企业职工为市城市管理局一线防控工作者捐赠了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资。他表示,城管一线的执法队员和环卫工人每日奋战在抗疫一线,看到他们坚守在岗位上,为城市防控工作尽心尽责,十分感动。“捐赠的过程,也是我们向他们学习的过程,我们也将学习‘城管人’精神,为打赢此次战‘疫’贡献自己的力量。”艾贻明说。 (本报记者郝磊沙文婧郭歌)

新闻推荐

单县检察院,以练为战迎“两会”

近日,单县检察院举行“迎两会、战疫情、保安全”应急实战演练。此次演练以实战状态为基础,以实战状态取得的实战经验来指导...

单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