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被踹门和孔子的财富观
□ 本报记者 周学泽
22日,山东草根明星“大衣哥”通过媒体直播回应家门被踹一事,再次上了微博热搜。
根据单县公安局2020年4月18日警情通告显示:4月15日16时许,单县公安局郭村派出所接报警称,朱某文家中大门被人强踹。值班民警立即出警,到达现场时嫌疑人已离开。经查,董某伦酒后慕名欲见朱某文。到后,见朱某文家中大门关闭,便与同在现场的周某鲁用脚踹开大门。董、周两人非朱某文同乡,且互不相识。
目前,两名涉嫌寻衅滋事的嫌疑人董某伦、周某鲁均已抓获归案,分别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十日。
大衣哥,自媒体时代的“流量王”
“大衣哥”原名朱之文。2011年,朱之文在一档选秀节目中穿着军大衣,唱了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初崭头角。紧接着,他在央视的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中获得第5名,随后又参加了春晚,“大衣哥”从此红遍全国。
“大衣哥”出名后,仍住在朱楼村。对于不愿意搬家,朱之文有自己的逻辑:朱楼村是自己的根。他在22日的直播中再次直言,“故土难离,我50多岁了,我看着我的小院高兴,我看着我的村庄高兴,我看到我从小在南边小河边练歌的地方,我心里高兴,我看着和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我心里更舒服。”这次新冠疫情,“大衣哥”先后向武汉和家乡捐款共计40万,“给大家买点口罩、消毒液”。不愿搬家的朱之文,显得有些尴尬,原本安静的家不再安静,被围观成为常态,“合影的,拜师学艺的,求助的,看病的,还有打官司的,天天都有很多人”。
“富在深山有远亲”,不管怎么说,朱之文像极了某些人的“摇钱树”,只要有机会,一些人就上前摇一摇这棵“树”。
网络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兴盛后,“大衣哥”成了“流量王”,围观有了更多过分之举。朱之文家一度每天涌入几十人,拍视频、做直播,甚至他上个厕所都有人想要挤进去。2019年11月,央视栏目《热话》做了一期关于朱之文的节目。在家中,他指着院墙上的仙人掌对记者说:“有这个东西,它就防止人爬墙过来。”但仙人掌不管用,他又在门上焊了一排铁钉。从“焊了一排铁钉”来看,说明他内心并不欢迎这些行为,但又好像无可奈何。
对此,朱之文也心知肚明:“我不知道想的对不对,人家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的家乡就靠那一亩三分地。家乡的父老乡亲养育了我,家乡的人那么支持我,必然还是好人多。(我)能招招人,给我们家乡带来招商,带来人气,为家乡作点贡献,再困难我也能承受得了。”
朱之文心地宽厚,家门被踹之后,他在门口发现有人拽着踹门者,他要求把人放开,说门踹坏可以再修,别吓着人。
追求“流量”背后的道德拷问
各处涌来的大量自媒体直播者,为了拍“大衣哥”,爬墙,甚至想跟着上厕所,这些行为都面临道德的审视。与此同时,之前两次回应男子踹门事件的“朱之文”已封号,朱之文在22日表示,他只知道微博这个名词,不懂怎么下载、注册。网上那些“大衣哥朱之文”的微博是冒名抢注的,他认为这样明明不是他却替他说,一是欺骗他,最重要的是欺骗了粉丝,“是不道德的事”。
由朱之文的境遇,记者想到了孔子。朱之文的家乡单县和孔子的先祖之国宋国都城商丘,仅60余公里,亦曾属于先秦诸侯国鲁国地盘,受儒家学说影响深厚。
追求经济上的富足,也是人的天性。孔子在《论语》中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财富可以求得,即使要我去做一个手拿鞭子赶大车的人,我也愿意去做。
连孔子都赞成挣大钱,拍个视频短片,赚点流量钱,改善一下生活,似乎也不是不可以。但孔子的财富观有红线思维,所谓“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为了追求流量,让朱之文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事实上已经踏破了道德底线。
不符合道德的钱,不能赚,强调获得财富要符合程序正义,在市场和法治规则相对健全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孔子思想的前瞻性魅力,这对于今天人们的行为仍是一种警戒,围观朱之文的自媒体拍摄者们是否应该好好反思?
追求“流量”背后的法律思考
“大衣哥”被围观事件中,不只是道德的问题。
比如,“大衣哥”家门被踹,已经上升到违法的层次,而且违背的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我国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董某伦、周某鲁因踹门被行拘十日,受之有据。
山东高行律师事务所孟翔指出,“大衣哥”虽是公众人物,相比于普通民众而言其个人生活的领域界限是要小一些,但其享有的住宅安宁等隐私权、财产权、肖像权及名誉权等权利仍旧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容他人无底线侵犯。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一次在法律上确立了“隐私权”的概念,隐私权是指公民对其个人的、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私生活安宁等享有的不受他人非法收集、利用、公开等干扰的权利。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隐私被泄露的问题,这也是当今自媒体时代加之于普通人的困惑和困扰。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杨加深认为,“大衣哥”被围观,并成为追求流量的素材,既是一个文化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大衣哥”因唱歌而成名,因公益和本色而受人尊重,然而成为草根公众人物之后,意想不到的麻烦来了,生活被打扰,隐私藏不住,一个不惜拿出大量收入做公益的民间网红的自我防御措施,不过是最为原始的仙人掌和被焊成一排的铁钉。这位自己很节俭,却对公益挺大方的“大衣哥”,无论如何也不该遭遇如此的难堪。
杨加深说:“本属于‘大衣哥’自己隐私的一言一行,如今已越来越成为一种被用来赚取流量乃至不正当方式的生财手段,他的初衷正在被一种极不正常的外力改变着,这与他不想改变初衷的理念相矛盾,所以他很苦恼。这些手段之所以存在,说到家就是因为有市场。真不敢想象这些不合常理的言行,最终会把大衣哥逼上一条怎样的未来之路。”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每天被“直播上网”,“大衣哥”是公众人物,但也是一个普通人,保护“大衣哥”的隐私权益,其实也是保护我们每一个人的隐私。
孟翔表示:“法治社会下没有法外之地,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尤其在当前我国优良的法治环境下,公众人物更应当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值得深思的是,行为之恶后边是资本之恶。如果没有一些网络媒体为流量付钱,肯定不会有这些恶意的争拍、抢拍行为。自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行为边界在哪里?是不是应该有一种明确的尺度。
我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不过,除规定通信和住宅权益法定不被侵害之外,我国还没有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擅自披露个人信息、擅自提供个人信息”等行为,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
“大衣哥”被围观是一面时代的镜子,我们要从这面镜子里,找到更文明的生活和处事方式。
新闻推荐
王静山东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单县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3月21日星期六阴黄冈今天,是回家的日子!看...
单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