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做善事,帮助身边能帮的人 这个退伍老兵坚持做了四十年

农村大众报 2021-03-05 13:49 大字

在成武县,有这样一个人,他四十年来如一日,义务照料村里孤寡老人和困难户,腾出自家住房让孤寡老人居住,把自家土地无偿让困难户耕种,为孤寡老人挑水扫院,购物买菜,请医问药,为孤寡老人养老送终;为贫困孩子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办起了爱心书屋……

他叫王全稳,退伍军人,成武县大田集镇供销社退休职工。他1975年1月参军,服役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1月退役。他退伍不褪色,热心助人,多次被媒体报道,并连续荣获2019、2020年度成武县优秀志愿者称号。

新房借给困难户住

生活上还帮助照料

20世纪80年代末,王全稳老家中屯村的王青元老人和唯一的儿子王全军相依为命。那时,王青元多种疾病缠身,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近40岁的王全军因脑供血不足是常年的“药篓子”。老子因为有儿子,不符合“五保”条件。儿子因为不够60周岁,达不到“五保”标准。因此,他家成了全村首屈一指的困难户。

那时候王全稳刚成家不久,日子过得也很紧巴,但是看到王青元的困难,他一次次伸手帮他俩渡过了难关。

1993年夏天,由于雨水大,王青元爷俩居住的三间破土屋成了危房,随时可能坍塌。王全稳把自家刚建好的五间新瓦房腾出来两间,让他爷俩搬进去住。他爷俩刚搬出来两天,自家破房子就轰然倒塌。爷俩“乔迁新居”后,却一直没有重建家园的能力。十年后,王青元病故在“借宿地”,王全稳掏钱帮老人办了丧事。老人去世后,王全军一直在王全稳家借住。王全稳不仅没往外赶他,还一直在生活上帮助他,逢年过节时不忘给他买礼物,直到2018年镇政府给他盖了两间老年房他才搬走。前前后后,这家人在王全稳家住了25年。王全军搬出去后,王全稳还像往常一样照顾着他,并经常带领志愿者们帮他收拾家务、打扫卫生、包水饺等。

现在王全军已是75岁的老人了,患有多种疾病,几次生病都是王全稳把他送到医院,忙前忙后,喂饭煎药。王全军担心自己的时日不多了,找到县电视台的记者说:“我老了,没有能力回报他了,就想着让电视台表扬表扬他,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成武有这么一个好人!”

给困难群众和儿童

送去温暖和希望

1998年,中屯村的一位村民因孩子患重病致贫,王全稳向他伸出援手。全稳夫妻俩当时已在集市上经营门市,就把自家的4亩多责任田让他家无偿耕种,直到现在。

2001年,王全稳邻居家有个孩子不到1周岁时父母离异,父亲之后长年在外打工,年幼的孩子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孩子没了母乳要用奶粉喂养,可老人却拿不出买奶粉的钱。当时王全稳经营的门市里正好有奶粉,他便时常免费送给老人,一直供孩子喝到完全断奶。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却由于家境困难不能入学。王全稳急了,和爱人商量:咱供应孩子上学吧。之后,王全稳夫妇对这个孩子视如己出,每年都给这个孩子买衣物、文具等。2019年孩子高中毕业后,在王全稳的鼓励下光荣参军。

从“爱心图书货架”

到“爱心书屋”

1998年,王全稳承包经营供销社门市时,听到一些街坊邻居反映,自己家的孩子需要一些课外书和辅导资料,却没有闲钱买。“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地,大多数是爷爷奶奶照看孩子。有的孩子渴望能读一些课外书籍,可大多数老人却无力满足孩子们的需求。”王全稳说。

为了能满足这些孩子的需求,王全稳自费购买了一些适合中小学生们阅读的课外书籍和辅导资料,在自家的门市部里专门腾出了一节货架摆放,办起了“爱心图书货架”,免费让街坊邻居家的中小学生们借阅和现场阅读。

这20多年间,虽然他的门市曾4次搬迁,但门市搬到哪里,他的“爱心图书货架”就跟到哪里。

王全稳刚开始创办“爱心图书货架”时,图书并不多,八九十册,只摆了货架的一层。后来随着阅读图书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要读的图书种类也越来越多,王全稳就不断增加图书数量和种类,后来增加到500多册,摆满了整个5层货架。再后来,他又把图书增加到了两个货架,总藏书量达到了1000多册。现在,他停掉了生意,把原来的门市改建成了“爱心书屋”。他说,“以前开门市做生意是闲情逸致,办‘爱心书屋’才是正业。”

王全稳的孩子都在北京工作。他退休后,女儿和儿子都劝他去北京生活,但是他舍不得这里。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宋聚新

新闻推荐

刘桂琳:种蘑菇的90后小姑娘

“我那1000多斤双孢菇采摘得怎么样了?现在能装车了吗?”2月17日,在成武县伯乐集镇菌菇种植基地,超市采购员孙继超刚停下厢货...

成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