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贵在坚守 记菏泽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牛德成

菏泽日报 2019-11-07 22:11 大字

新型高压绝缘手套、接点超温自动报警器、电缆拖车、多功能施工车……在成武县供电公司牛德成劳模创新工作室里,整齐地陈列着十多种施工设备,既有小发明,也有大创造。每一项成果,都是牛德成带领团队,在生产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动脑筋、想办法研制出来的,并在行业内得到推广应用。

牛德成,出生于成武县汶上集镇汶东村,是成武县供电公司一名基层供电所所长,人称“牛人”。20多年来,无数的通宵、不灭的灯光陪伴着他,见证了他9项国家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如今,这位“草根发明家”已是“齐鲁工匠”“最美国网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的工作室被省总工会命名“牛德成劳模创新工作室”。因扎根基层、甘于奉献、业绩突出,近日,他又被评为全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荣誉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艰辛付出。1996年,牛德成进入成武县张楼供电所,成为一名基层电工,从此,他就像小水沟里的鱼游到了大河里,让他自幼爱钻研、善琢磨的长处得到了充分发挥。

牛德成的创新思路出自于爱岗敬业,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总是想法子去解决。2004年,10千伏线路大规模改造时,农民怕拉电线时损坏庄稼,拦住不让他们进田。有人看笑话说:“从天上飞过去啊。”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牛德成被这话一激,“牛脾气”立马上来,大腿一拍,说道:“我就得让电线从天上飞过去!”经过一番努力,他研制出了让电线从天上“飞”的移动小绞盘。“仅仅用一个绞盘,就能把效率提高好几倍,不仅不损坏庄稼,还能省人力、提工效。”牛德成说。小创新带来的高效率让他体会到,要想把活干好,光凭力气不够,得多动脑筋。在以后的工作中,他脑袋里装着问题,眼睛里盯着问题,一心想着搞发明,接地气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有一次,电杆被大风刮倒,牛德成带领电工进行抢修,当时水泥杆重达1000多公斤,电工都是肩扛推拉进行作业。如果天黑之前不能正常供电,辖区内的十多家冷库就会面临很大的经济损失。牛德成急在心里,对职工发起了脾气。那次虽然及时完成了抢修任务,但看到四五十岁的施工人员肩膀都磨红了,身上碰得都是伤,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改进施工方式,成了牛德成的大心思。为了研究发明施工设备,牛德成买书籍、查资料、访专家、画图纸、改方案,经常鼓捣到深夜。凭借着这股钻劲,经过多年努力,牛德成的多功能电力施工车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已经从第一代升级到了第六代,拥有紧线、运杆、钻孔、发电、吊装等十几种功能,原来几十人才能完成的工程现在仅需三人。该施工车在鲁西南及周边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所研究的课题,都是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无论干什么事,只要专注执着,心思用到了,功夫下到了,困难也就容易解决了。”牛德成说,只有对工作充满热爱,不断钻研学习,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展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现如今,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创新工作室已成为员工们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他们在这里学习业务、钻研技术、提升素质,为企业生存、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记者常鲁燕王燕

新闻推荐

念好“柔”字诀 巧断家务事

本报讯(通讯员刘震记者胡德光)“宋所长,放心吧,一路走来不容易,以后我们一定会和和睦睦的。”看到李某和胡某小两口又和好如初...

成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武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