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上的铁笔丹青 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宪荣
一把刻刀,在刻瓷艺术大师手里,堪称鬼斧神工。日前,记者来到成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宪荣的刻瓷艺术工作室,看到她正聚精会神地伏在案上,晶莹光洁的瓷盘上已清晰地勾画了牡丹的轮廓。她左手拿着钻刀,右手敲动钻刀,一敲一凿,抑扬顿挫,声音细脆。
“刻瓷是我国传统的陶瓷装饰手工艺术,将书法、绘画、雕刻艺术融于一体,使瓷器具有更高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传承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说起刻瓷,马宪荣如数家珍。
在马宪荣的身后,是琳琅满目的刻瓷作品:错落的山水、苍劲的书法、传神的人物,或细微、或粗犷、或工笔、或写意,既有洒脱的书画笔墨之韵,又有浓厚的金石雕刻之趣。“刻瓷只需要几把钻石刀、合金钢凿和一把小锤。”马宪荣说,刻瓷更多的是需要创作者的耐心和细心。“在光滑的瓷器上刻出好画面不容易,可我觉着越不容易就越想把它做好!”
1954年,马宪荣出生于成武县。从9岁第一次在碗上刻字到19岁第一次接触刻瓷,马宪荣渐渐迷上了这门“叮叮当当”的艺术。“家里本身也是从事刻瓷技艺,我们姊妹几个都挺喜欢,但是最终走上刻瓷这条路的只有我一个人。”马宪荣坦言,深浅之间,密集的点连成线面,进而构成生动的画面,这种传统刻瓷技艺的魅力让她如痴如醉。为了刻瓷,马宪荣不知凿裂了多少个瓷盘,手上划破了多少条口子。“大冬天里,手冻得发红也放不下她的小锤。”丈夫吴效信心疼地说。对于刻瓷,马宪荣到了痴迷的地步。
回忆起自己的刻瓷作品第一次走上世界舞台,马宪荣依旧有些动情。1977年,马宪荣设计并刻制的“红楼梦人物”、“吉祥如意”等十几件作品,在当年秋季广交会上与美国、日本签订供货合同。1978年设计并刻制的“群仙祝寿”、“嫦娥奔月”、“富贵平安”、“松鹤同春”等30多件作品参加了中国进出口公司与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在日本举办的刻瓷展,与日本恩巴株式会社签订每年60万美元、连续十年的供货合同。
“随着知名度和订单量的不断增加,刻瓷人员紧缺成为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马宪荣告诉记者,为了培养更多的刻瓷艺人,她在1977年至1980年间,举办了刻瓷培训班10多期,200多人次参加培训,培养刻瓷技工96人,为按时完成出口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与质量保证,也为今天菏泽市和周边地市刻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公众对刻瓷的认可,这门艺术正逐步繁荣与发展,从最初作为皇家贵族的陈列品,到现在寻常百姓的手中把玩,刻瓷艺术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2012年,马宪荣注册成立了菏泽马宪荣刻瓷艺术研究所,免费招收美术专业知识过硬、热爱刻瓷艺术的大学生,通过培训,他们很快成为有理论、会操作、善研究、勇于创新的新型刻瓷艺人。还积极组织和带领菏泽市艺术人员多次参加国家、省协会组织的博览会、技能大赛等各项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马宪荣认为,目前刻瓷艺术可以分为两种发展途径,一种是普通工艺品道路,这种形式对艺术创作要求不高,实行生产流水线操作,产品能为普通大众所接受。另一种是高端创作艺术品,使刻瓷能多出精品,能更多地体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马宪荣创作的牡丹刻瓷花韵独到,色彩饱满,极具金石之感,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喜爱。此外,她还创造了层层剥釉法,开创了釉色雕刻肖像的先河。
“我的刻瓷生涯可以用坚持、传承、创新三个词来形容,坚守的是初心,传承的是文化,创新的是技艺。”马宪荣对记者说道,“我最大的心愿是建一个曹州刻瓷艺术馆,一方面把刻瓷艺人的作品收藏起来,供大家鉴赏,让更多的人见证曹州刻瓷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让喜爱刻瓷的人有个交流学习的场所,把刻瓷这门技艺永远地传承下去。”
记者张品
新闻推荐
日前,在成武县九女集镇创森片区,几名工人正忙着对刚引进的杜仲苗木进行分级。入冬以来,成武县严格按照创森工作要求,高质量安...
成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