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商发展适合陇南的市情 访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

甘肃经济日报 2018-12-05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俞树红

改革开放以来,地处秦巴山区的陇南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铁龙”穿越深山,飞机盘旋深谷,尤其互联网的发展,走出了一条穿越时空的脱贫致富路,陇南大数据渗透城乡,造福百姓。11月28日,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陇南是如何聚焦深度贫困脱贫攻坚,创出了新路子。

孙雪涛:陇南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摆到了“433”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做足精准文章,下足绣花功夫。全市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130.47万减少到2017年底的31.7万人,6年减少贫困人口近10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3%下降到13.4%,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接下来,对剩余的31.7万贫困人口,自下而上科学测算出了详细的脱贫时序和脱贫渠道,对80667户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制定完善“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充分发挥互联网和陇南乡村大数据系统的平台作用,建成了3200多个“网上村庄”,认证用户达到73万人。

阿里巴巴陇南产业带,是甘肃省唯一一家在阿里集团上搭建的以农产品批发为主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线上累计销售3.6亿元,促进线下交易约8亿元。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易模式,培育壮大地方产业,实现电商助力产业脱贫。

记者:陇南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陇南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孙雪涛:总体上来说,我们做了三件事 ,一件事是陇南在发展的过程中,坚决不让东部的污染企业在陇南落地生根;第二件事是从我们自身来讲,没有审批一家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的电站,也没有新建任何一个对于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工厂;第三件事是加大了打击力度,关闭了一些小矿山、小冶金、小金矿,整治乱采乱伐的行为。

这几年来,陇南市集中力量办大事,建设美丽乡村,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打造美丽乡村,不砍一棵树、不挪一块石,不毁一片地,依山傍水,把美丽乡村建设上升到乡村振兴这一阶段。

记者:交通是曾经制约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请问近些年陇南在交通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孙雪涛:交通立体网络已全面形成,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到快速推进阶段,武罐、成武、十天3条高速相继建成通车,徽两、渭武、武九3条高速正在加快建设。同时,市委市政府与省公航旅集团就余凡、洛礼、康宁3条高速公路建设达成协议,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

特别是兰渝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陇南不通铁路的历史,今年3月25日,陇南机场正式通航,实现了几代人的“飞天梦”。半年来,陇南机场发送旅客突破1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7吨,交通的改善将大大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记者:陇南市被命名为“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被确定为第三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九县区纳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县。那么,近年来,陇南市在发展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孙雪涛:怎样按期把脱贫任务完成,把农民生产的好东西卖出去,早在2013年,陇南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电商,培育农民网上卖农产品发家致富。

在发展电子商务的初期,很多市民十分茫然,不知道怎么去做,也有一部分人,不以为然,还有一部分人,不赞成,也不反对,好像这事情与他没有关系。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陇南党委更坚定信心,下定决心,发展电商。起初动员大学毕业生、村官、返乡农民工、乡村干部,从一点不懂,开始慢慢地学软件;从一个县,渐渐扩展到全市所有的县,星星之火,终于燎原。

抓电商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扶贫,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百姓创业、协会服务、微媒营销”的陇南电商发展模式。今年8月底,最新统计,全市开办网店达14602个,实现销售收入达100亿元,带动18万劳动力就业。

特别是陇南的花椒从30块钱一斤,上升到今年的100块钱一斤,许多重视质量的客商,来陇南采购花椒、中药材、核桃、茶叶,这都是发展电商带来的好处。发展电子商务是破解山区贫困群众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难题的“关键一招”。(转2版)

新闻推荐

成武县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胡国栋)近期,成武县县委常委会再次集中学习《山东省实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细则》、...

成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