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挣厂进能也椅轮着坐,到想没” 成武县党集镇鼓励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扶贫

齐鲁晚报 2018-11-23 05:35 大字

贫困户刘保安正在操作机械。文/片 本报记者 赵念东

“我双腿不能行走,常年需要坐轮椅,以前不仅无法外出打工,农活也干不了。”如今,在成武县党集镇闫庄扶贫车间生产内,贫困户刘保安坐在轮椅上有条不紊地操作机械,每月有1000余元的工资。该扶贫车间的负责人闫德帅为党集镇返乡创业人员,而他只是党集镇鼓励返乡创业众多人员中之一,给他们提供条件和优惠政策,发挥其所能,实现以产业促脱贫。

以返乡创业为契机

带动就业扶贫

在成武县党集镇闫庄扶贫车间内,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而其中一个坐在轮椅上操作机械的工人显得很“特殊”。“我十年前因一次意外摔伤,致使股骨头坏死,以后便离不开轮椅。”刘保安是党集镇闫庄的贫困户,由于腿伤不仅不能外出打工,就连基本的农活也干不了,没有收入来源,家庭情况很是贫困。

“2017年下半年,经村里安排来到了这家生产汽车防滑链的公司。”刘保安说,村里与公司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给其安排一些易操作的岗位。“订单多的时候,我就切割绳子。订单少时,就充当客服。”刘保安说,这些工作他都能够完全胜任,一天工作八个小时,每个月的工资都在1000元以上,订单多时,拿的还要多,能够满足他的日常所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闫德帅为党集镇返乡创业人员,怀着对家乡有感情,愿意为家乡做贡献的心愿,经过认真考察之后,他决定返乡创业,利用村内已建成的800平方米扶贫车间,成立了天舍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防滑链生产。产品销售到了欧美多个国家。

“订单量一般都是提前下单,然后车间通过订单去生产,每个月5万套销量。”党集镇副镇长张曼说,一头连着农村的扶贫车间,一头连着广阔的国际市场,通过电商和扶贫项目的对接,实现了“扶贫车间”经济运行效应和扶贫效应的“双保障”。

截至目前,闫庄村的天舍塑料制品已经惠及5个行政村,30户贫困户,60余人。根据测算,每人每月通过在该公司工作就能收入2000元左右,贫困户一年收入可达到2万余元,实现以产业促脱贫,而这样的扶贫车间不止闫庄村一家,以返乡创业为契机,带动就业扶贫。

整合扶贫金建农场

助推脱贫乡村振兴

记者来到位于成武县城北5公里处的党集镇胡楼村艾克尔农场,该农场是近年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原则和要求,创新“集中建设、市场运作、统一管理、异地分红”的发展模式,以胡楼村为试点,整合专项扶贫资金700万元,引进社会资金近千万,流转土地1000余亩,打造20村联建的艾克尔农场扶贫观光综合体项目。

据张曼介绍,该项目培育美洲火龙果、水晶香瓜、玻璃翠西芹、彩色辣椒、高菌能蘑菇、鸿冠西红柿、有机香椿等特色果蔬。在发展过程中,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统一建设、育苗、管理、销售,最终收益按比例分配各村。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激活特色经济,打造儿童乐园、休闲农家乐、垂钓中心,创新开发“分分地菜园”,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菜园动态,远程开展浇水、施肥、收获等动作,吸引城里人回归自然、拥抱乡村,享受闲暇之余到农村休闲、经营、采摘、观光的农村田园乐趣。

张曼称,该项目共建设扶贫大棚102座,而每年的租金有近50万元。“每年租金的70%作为分红,发放给村中贫困户,剩下的30%作为村集体收入,用于村中建设。”张曼说,目前,已带动贫困户450人,成为集农业扶贫、采摘、观光为一体,辐射全镇,扎根一产、接轨二产、承接三产的“新六产”农业综合体,在加速脱贫攻坚进程的同时,进一步调整优化了全镇产业结构,为加速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成武县扶贫办副主任党建坤介绍,近年来,成武县共整合了2亿余元扶贫资金,先后建设了20余个大型基地,每年的项目分红不仅用于贫困户脱贫,同时也可以吸引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我们采用专业化公司运营模式,他们不仅带来先进的技术,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验。”他说,这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村民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卖假南孚电池,两男子被罚6400元 打假治劣,市民可拨打投诉举报电话563211332151321:

本报成武10月30日讯(记者周千清通讯员孟凡涛)10月20日中午,成武县市场监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到群众举报,称有人驾驶浙江...

成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