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翰林定居曹县之谜
姚翰林,本名姚舒密(1863-1925) ,字释筠,曹州城武(今成武县大田集镇西姚楼村)人,1894年(光绪二十年)进士,清末鲁西南著名的高洁名士。因初授翰林编修,在成、巨、金、嘉颇负盛名,是妇孺皆知的“姚翰林”。辛亥革命后隐退,本应回归故里的他,缘何选择曹县定居?
为学业赴曹请教
姚舒密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祖父姚全初,清代贡生,博学广识,一生育人不辍,所教子弟多儒学名流,入科第者甚多,被敕封为文林郎、东昌府教授,诰封奉直大夫,候选直隶州州制。所育六子俱为显官,颇有才名。其中姚舒密的大伯、二伯皆中进士;四伯与父亲俱中举人,其父还高中解元;三伯、五伯为廪生与贡生。姚舒密自幼勤于攻读,文章词赋冠绝一时。受父辈影响,姚舒密对曾高中二甲四名进士的曹县名儒徐继孺仰慕不已。时为翰林院编修的徐继孺回乡探亲,姚舒密专程来曹县请教,并执弟子礼拜见。徐继孺读过他的文章后大为折服,说:“此子不在我之下也!”1892年(光绪十八年),姚舒密中举人,1894年高中二甲三十三名进士,朝考点为翰林。同朝为官,姚、徐可以朝夕切磋了。
亦师亦友时聚曹
相聚却是短暂的。几个月后,徐继孺出任河南学政,1898年为山西省清源局总办,1900年冬,徐调任潞安州知府。因捕杀作恶多端的德国传教士7人,山西人心大快。
1901年,清廷迫于德国“严惩凶手”的压力,欲斩杀徐继孺。巡抚密令徐继孺尽快潜逃,其遂仓促出走,隐居于河南辉县苏门山,闭门著书3年,后潜归故里,伪报死亡,深居简出,殚心著述。而姚舒密继翰林院编修、监察御史后,于1905年任浙江衢州府知府,掌浙江道,颇有政声。虽国运日下,加之遭遇种种变故,但两人的师友情谊却更加弥坚。直至1910年(宣统二年),姚舒密被任命为河南省大清银行总监督,驻地开封,距曹县县城仅170多公里。没有了数千公里的路途之遥,姚舒密时常秘密赴曹,师友相聚甚欢。
隐退居曹常相聚
1912年,清宣统帝宣布退位,姚舒密当即隐退。由于与徐继孺的关系深厚,便来曹县,定居于县城内石蛤蟆街,并在邵庄镇安庄村置田千余亩。宣统元年(1909),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时,在青岛与德国人勾结,大量购置洋枪洋炮,扩充个人势力。姚舒密发现后即上本劾奏,称袁“野心勃勃,行动不轨”,袁旋被调离山东。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曾派专使带着“诰书”聘礼,来曹县请姚舒密“出山辅政”。姚舒密志趣高雅,品行端庄,绝不与奸佞权贵同流合污,于是断然拒绝。在曹县,姚舒密亦与李经野、陈继渔为莫逆之交,均为“曹南诗社”核心成员,留下了大量诗作。
徐继孺编著《曹南文献录》,姚舒密亲为鉴校,并捐资刊行。
1917年,徐继孺因遭变故身亡,姚舒密痛心不已。1925年,姚舒密病逝,葬于曹县安庄。一代文坛巨星虽然陨落了,但所幸鲁西南多有姚舒密墨迹存世,并留有许多其所书碑刻。睹物思人,一段清美的师友佳话亦流传开来。隋启良
新闻推荐
春节临近思乡切,又是一年春运时。每到这个时候,火车站总会特别的忙碌,在外打拼的奋斗者,带着这一年的辛劳和收获,满怀期待的踏...
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