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红之后不再平静明星曹县悄然改变 出圈这一年,当地电商产业越来越有名气

齐鲁晚报 2022-01-03 05:22 大字

◥曹县的短视频直播带货在2021年发展很快,甚至引来外地招商团队。2021年,范群英的馒头店扩展成一个加工厂。做火烧、卷饼的陈丽想在2022年边做饼边直播。位于曹县大集镇的一家汉服展厅。2021年对于曹县来说是出圈的一年。最火的时候,曹县的大集镇一天来了20多拨媒体。大家都很想搞清楚,为什么一个县城会火,为什么是曹县。不少媒体在实地走访了当地的淘宝村镇,了解了当地的产业结构,看到了曹县的“家底”后,感慨曹县走红有偶然因素,也是必然的结果。

大半年过去后,曹县回归平静,但出圈的效应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里。对于不少当地人来说,他们因为曹县出圈也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时培磊张锡坤

农特产品也要出圈 2021年5月,和曹县一起出圈的,还有当地的电商产业。曹县电商服务中心主任张龙飞对此感触颇深,他正是在曹县出圈时走马上任的。在曹县工作了多年,他还从来没接触过这么多媒体。“据不完全统计,有60多家媒体到曹县进行过大小口径的题材挖掘。”

“曹县出圈,对于我们当地官员来说,说实话一开始是不适应的,随着媒体越来越深入报道,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流量的红利。”张龙飞说,媒体的轮番“轰炸”,让他们看到了当地电商发展的产能优势,“使我们增加了自信。”

曹县电商起源于草根创业,2009年,大集镇丁楼村村民迈出了第一步,通过亲属带动和后来的政府引导规范,当地电商飞速发展。到了2013年,第一届淘宝村高峰论坛在浙江召开时,全国评出的20个淘宝村中,曹县就占了两个。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曹县的淘宝村发展到了168个,淘宝镇19个,分别占全省的1/5和1/10,形成了演出服、汉服、木制品和农特产品电商产业集群。

天猫店铺的回迁印证了当地电商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2015年前后,对于曹县人来说,天猫店铺的门槛还很高,想在当地申请天猫店非常困难,很多人只能购买注册地在外地的店铺来当地经营。这两年,随着曹县电商的发展,大批天猫店铺开始回迁,当地还开辟了绿色通道,2021年办理完业务的已有500多家店。

据张龙飞介绍,2021年1-11月曹县电商销售额共计270亿元,尤其是在5月份,表演服可谓供不应求。曹县的汉服还走进了文博会和进博会的会场,曹县当地则建了汉服一条街和上万平方米的汉服体验中心,让更多的人体验了汉服的魅力。“我们也打开了眼界,提升了对外交往的本领和能力,见的世面多了,对自身的要求也提升了。”

曹县的电商越来越有名气,坐在电商服务中心主任的位置上,张龙飞感到了不小的压力,“你在这个位置上了,总要为群众做点什么。”在不久前的“双12”,张龙飞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推广当地农特产品上。“实现乡村振兴,农特产品也要出圈,我们申请了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曹献优品’,把优质的农产品奉献给全国甚至全世界。”

县城来了招商引资团队

岁末年初,有爱云仓直播基地开始了新一波的忙碌。早上10点,仓库里已是一片喧闹,主播们带货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爱云仓是当地一个仓储式的直播基地,仓库就是直播间,主播们都集中在这个开放空间带货。

2021年5月8日,直播基地开业正好赶上曹县爆火。直播间也都打上曹县标签,赶上了一波流量红利。据有爱云仓创始人李字雷介绍,半年多时间过去,这里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一开始的一个人都没有,到第一个月招了二三十名主播,每个月直播基地都会有许多新人加入,现在基地云仓已经有160多名主播,峰值时能有六七十名主播同时在线。

在这里,主播不用操心进货。所有货品均是由云仓去对接买进。经过7个月的发展,云仓积累了大量外界资源,有很多品牌主动找上门,产品品类更加丰富。此外,云仓还引进了当地的农副产品以及汉服等。

随着有爱云仓经营管理越来越规范成熟,规模越来越大,有很多外地考察团来到云仓,想了解和学习他们的运营模式。“曹县出圈这个事,对我们的推广作用也很大。我们对来考察的人也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有三成的人是通过刷到曹县认识了我们,过来实地考察看一看。”

最火的时候,李字雷每天都要接待二十多人。前几天,河南鹤壁政府部门来到这里招商。沟通后李字雷才知道,招商团队是通过短视频平台了解到曹县电商做得特别好,并且这里的电商有一定的可复制性。“像我们这种模式,其实不需要当地的产业基础就能干起来,操作的门槛不高。很多地方想发展电商,又没有相关的产业和经验,都可以借鉴。”

在双方沟通过程中,有一个细节让李字雷非常感慨。“他们说以前招商引资都是去大城市,比如北上广深,这还是第一次来县城招商,可见曹县的电商产业还是非常有优势的。”

有不少地方政府都希望和云仓合作,把云分仓招到当地落户,带动当地电商的发展。“我们看到有这么大的需求,也希望能够把更多的分仓开到更多想做电商直播的人身边。”李字雷有了新目标,他说2022年,云仓将把重心放在山东和河南两个区域,打算在每个市区都能建立云分仓,把主播带货群体发展到千人以上的队伍。“让更多闲置在家里的劳动力,真真正正拿出自己的碎片时间挣到钱。”

从夫妻馒头店到加工厂 做了一辈子馒头,44岁的范群英说,他从来没像2021年这么“折腾”过。当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再次来到他的馒头店,这里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的馒头店成了一个加工厂。范群英站在加工厂指着其中一个车间说,2021年5月曹县出圈时,有很多媒体来到他的馒头店,当时大家看到的生产、加工、包装流程,都在这个不到200平米的加工车间。现在,他的小店已经扩展成了一个一千多平米的加工厂。

范群英从17岁就开始做馒头。每天起早贪黑,特别累,迫于生活的无奈,他才选择了这一行。那时他打死也想不到会把自己的馒头卖向全国。他曾在外面漂泊了8年,河北、宁夏、广东都跑过。这些年的漂泊让范群英觉得,在外边永远只能挣个零花钱,不能挣大钱。“心里不踏实,做得好了,害怕别人眼红,在家做得再好也没事。”另外,孩子在家上学,他也不放心。

2016年,范群英返乡回家继续做馒头。大集镇到处都是做电商的,四五年前,范群英就想,要是能通过网络卖到全国就好了。“那时候搜过,网上没有,不知道咋往前走。”2019年前后,他又在电商平台搜了一下,突然出现馒头了,“我就开始着手做这个事了。”

从自己摸索做电商到卖出第一单,再到回头客逐渐增多,聊会儿天的时间就能成交几十单,范群英尝到了电商的甜头。他的网店一年营业额超百万元,每年能卖出上百万个馒头。生意越做越好,店面很快就有点捉襟见肘,很多来找他谈合作的,最后都因为他的馒头店规模太小,资质不够作罢。

范群英想在这个年纪再折腾一下,他知道,要想长远做下去,就必须把规模做大,这样才能有资质跟人家谈合作,走进商超、社区等。想清楚了,范群英一头扎了进去。经过半年时间,2021年12月,新的加工车间终于建成。在生产车间,他的生产线从原来的一条变成了四条,相当于可以日产馒头近10万个。“我们现在正忙着办生产许可证,争取尽快投产,赶上春节这一波旺季。”

说起对未来的顾虑,范群英并不担心馒头卖不出去,反而担心这四条生产线不够用。“现在销路根本不愁,我们有资质了后,可以有更多渠道。”

再累也要坚持做直播

在曹县大集镇中心商业街区,做火烧、卷饼的陈丽和丈夫比以前更忙了。两人自从跟着曹县一起出圈后,来他们小摊的顾客也多起来。

小两口在这里出摊已经五六年了,他们从没想到自己也能上一回新闻。2021年5月,各媒体涌向曹县大集镇,把焦点对准了表演服、汉服等电商产业,喜欢表现自己的陈丽很想自己也能站在镜头前。在一天的上午,她等来了机会。当媒体的镜头拍摄曹县闹市时,46岁的陈丽热情招起了手,拉记者聊了起来。有关他们的报道不久发了出来,陈丽和丈夫边摆摊边做直播的事也传播开了,不少人知道了他们的网名“火烧夫妻”。

说起这件事,陈丽很自豪,她说自己从来不怯镜头,喜欢表演,围观的人越多越好。她和丈夫经常俩人搭戏,自导自演拍些短视频。“你看我的作品,谁也没有我拍得好,那个动作、表情得带出来。”

陈丽的丈夫是个稍微内敛的人。他笑着评价陈丽:“用咱农村话说就是脸皮厚。”开始他不愿意拍,后来在媳妇的“逼迫”下,经历了几次早上还在被窝就被拉起来拍段子的事之后,他现在也喜欢和放开了。两人配合拍的段子也能收到上千人点赞。

被媒体报道后,两人琢磨着做直播。但最近生意好了,两口子累得够呛,每天早起晚归,连拍段子的时间都没有了,陈丽已经半个月都没更新短视频了。对此,陈丽有点愧疚,她和丈夫商量着,2022年边做饼边直播,“再累也得把直播搭起来”。

新闻推荐

“一户一策” 增强外资企业投资信心

近日,曹县税务部门工作人员走进曹县百隆纺织有限公司为企业带去了“一户一策”政策服务。“税务部门想纳税人所想,急纳税...

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