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娘家村建好了广场,高兴地为乡亲们表演节目 庆丰收,寇家村的闺女回村送戏

农村大众报 2021-09-24 15:17 大字

寇家村的闺女回娘家村表演节目。9月15日下午,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红色文化带”沿线6个村庄的文化队伍,应寇家村邀请,在文化广场载歌载舞,庆贺这个村文化广场落成。活动现场,寇海霞、寇香菊等几个寇家村出嫁的闺女,以送中秋节礼、喜迎丰收节的名义,表演了广场舞“红枣树”。

寇家村属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最后一公里”的村之一,因广场占地归属有争议,村文化广场迟迟无法开工。2021年,新的村“两委”上任后,在镇党委组织的“上任一百天”工作盘点期间,缠绕多年的占地归属问题得以解决。村里嫁出去的几个闺女都是各自婆家村的文艺骨干,得知娘家村的好消息,便想为乡亲们演节目。

寇家村闺女的这个心愿传到了镇里,镇里把这个活动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容,为活动布置了现场并送来了6米高的巨幅对联。上书:身着红马甲参与文明实践,名为志愿者放歌乡村振兴。身着红马甲的“红色文化轻骑兵”成员,表演了歌舞《振兴的声音传北京》。村党支部书记寇现发说:“我40多岁了,头一回见俺村这么热闹。”

寇家村是大黄集镇“红色文化带”沿线6个村之一,也是最早开辟鲁西南革命根据地的村之一,紧邻当地最大、最有影响的安陵村。两个村看似混居,其实有界线。

战争年代,寇家村归菏泽县,从这里向东一公里是定陶县,向南一公里是曹县,向西300米是东明县。寇家村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安陵村革命火种播种人于子元,就是通过寇家村寇梦笔的引荐,在这一带发展党员并组织抗日活动。1936年9月,于子元与寇梦笔一起以教书先生的名义,在寇梦笔家设立学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期间,寇梦笔和于子元在村里创办了当时公开发行的进步读物《民生报》。

战争年代,为了繁荣经济,我党在寇家村设立了造纸厂、纺纱厂、卷烟厂等经济机构,招收了村里的徐秀荣、寇素青、寇巧、寇二年等20多个年轻人在厂里做工,其中,寇素青被发展成党员。1937年,菏泽党校(今市党校前身)在寇家村创办,1956年从此迁往菏泽。

今天的寇家村文化广场南邻就是当年的百亩梨园。据80多岁的寇月喜老人回忆,百亩梨园其实并不只有100亩,应该不下300亩。大梨园是战争时期我党我军与敌人周旋的天然屏障。当年,一股日本兵从曹县刘岗进攻安陵时,在梨园附近遭到我抗日互助会的打击。现在的寇家村,当年参加纺线、装烟的几个90多岁的老人还健在,寇素青、寇巧、寇二年等嫁到了邻村。文化广场落成,老人们都很高兴。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张静冬

李琼枝

新闻推荐

残疾人大学生励志助学金开始网上申报 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分别为4000元、6000元、8000元和10000元

本报讯(记者张红艳)9月10日,记者从市残联获悉,今年菏泽市继续实施残疾人大学生励志助学项目,对残疾人大学生发放一次性励志助...

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