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的来历 ◎李绍义

亳州晚报 2020-12-18 08:58 大字

[摘要]◎李绍义

古代亳州有一首民谣:

三里桃花店,

五里杏花村。

店中有美酒,

村中有美人。

杏花村就在亳州城西关外,说起它的来历,还得从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说起。

黄巢是山东曹县人。相传有一年,他进京赶考,由于学识渊博,得中头名状元。可巧那一年皇上想招驸马,有意想点一名年轻貌美的考生为状元。他见黄巢虽然学深似海,但却其貌不扬,心中不悦,便将他的头名状元一笔勾掉!

黄巢落第后立刻从京城长安返回家乡曹州,由于他气恼伤怀,饮食不济,走到亳州时便病倒了。贫病交加,寄身西郊丛林寺,处境十分艰难。寺内住持僧卞律和尚见黄巢如此危难,便留他在寺内精心调养,请医延药,茶饭殷勤,相待甚厚。

黄巢病愈,在此盘桓日久。一日郊游,见百花盛开,回寺即写《咏菊诗》一首: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卞律和尚深慕黄巢才华,认为其将来必成大器。黄巢也深感卞律和尚的知遇之恩,二人情意相投,遂成莫逆之交。又过了几日,黄巢返乡。卞律和尚送至寺外长亭,说:“将来有了出头之日,不要忘了来这里看看。”黄巢点头,二人洒泪而别。

唐朝末年,由于朝廷腐败,宦官专权,以致民怨沸腾。公元874年,黄巢在家乡曹州聚众起义。附近各乡县纷纷响应,队伍很快发展到数万人,转战数千里。第二年春天,黄巢命令各部会师亳州。他要探望好友卞律和尚。

当时,不知谁造的谣言,说:“黄巢杀人八百万,在数难逃。”亳州人听说黄巢军队来了,都纷纷离家逃难。黄巢骑着一匹黄龙驹去探望好友卞律和尚。当他来到西关丛林寺附近时,看到一位妇女背上背着一个孩子,手里扯着一个孩子,在艰难地奔逃。奇怪的是:她背上背的是一个年龄较大的孩子,手里扯的却是一个年龄较小的孩子。黄巢不明白,便催马赶上问她:

“请问这位大嫂,你为什么要背着大的扯着小的跑呢?让大孩在地上跑不好吗?”

那妇女见问,答道:

“军爷不知:因为这小的是我亲生的孩子,大的是我丈夫前妻撇下的孩子。亲生的孩子虽说在地上跑,可他毕竟是在娘的身边;这背上的孩子,没有妈了,我要是不好好照顾他,谁来照顾他呢?”

黄巢听了,心中感动,便说:

“大嫂,你是好心人,不要往外逃了。我给你想个办法:现在杏花盛开,你回到家里,在自家大门前,插上一枝杏花。我马上命令部队,任何人都不准踏进插有杏花的家院。”

这位妇女听了,千恩万谢,便回家去了。她折了一枝杏花,插在自家的大门口,又连忙遍告村里人,叫他们都折枝杏花插在家门口。村里人听说,都十分高兴,如法照办。黄巢的部队接到命令,不准踏进插有杏花的家院。这样一来,整个村落便得以安宁。

由于这个村庄家家都插了杏花,人们就称此村为“杏花村”,一直延续至今。开头说的“杏花村里有美人”,这里的“美人”就是“好人”的意思,“美”不是光指外貌。

新闻推荐

建设平原水库 确保饮水安全

12月8日,曹县仵楼镇太行水库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对入库泵站、出库泵站、截渗墙、边坡护砌进行施工,土方外运及围坝填筑基本...

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