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古城中的文庙

菏泽日报 2019-11-27 10:49 大字

菏泽古城文庙中的大成殿邓文献

菏泽古城街道中有条“文庙街”,由于北有文庙而得其名,现在处于老城区八一街的东段,应在鼓楼隅首与魁星楼隅首之间。菏泽文庙(又称学宫),在民国时期,由于多次受兵匪混战、日寇侵袭、地震水患等天灾人祸,屡遭破坏,严重受损,致使墙倒屋塌,于解放初期被拆除,各种构件皆不复存,遗址应位于今菏泽军分区大院的西半部。原文庙是菏泽古城中的重大建筑设施,在多数“老菏泽”人的记忆中印象深刻。

院内有多座修建纪念碑刻,记文所载,“初,范公希正为曹县令,以循良著,及巡抚张骥请复后设曹州,即以希正为知州,首建学宫。(明)成化、正德、嘉靖间,相继增修。”另有记文所载,此后经多届知府扩建重修,诸如“皇清顺治间知州许荣昌重修”“康熙间知州杨文乾重修”,使文庙形成了相当规模。据《菏泽市志》上记载,整个文庙“分正院和东西两院,正院有大成殿(供俸祭祀孔子的地方),左右橱(为教师办公的地方),后有尊经阁(学宫藏书、阅读的地方)。东院有启圣殿(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还有名宦祠、乡贤祠(立多座碑刻记有本地名宦、乡贤名录),东南角有魁星楼(敬俸文曲星的地方)。西院有明伦堂(是公共讲课的地方),有忠义祠、昭忠祠(是训导署办公的地方)。”

前些日,我在城墙根与一帮老人聊天,提起这个话题,原来在文庙前居住的张英俊老者说,他父亲在古城中是作磨坊生意的,其自幼生活在文庙旁,曾在学宫里读过书,对文庙十分熟悉,记忆深刻。据他讲,文庙院前原来有门楼,内有两座石坊,向北进棂星门,迎面是月牙河(泮池),河上有跨河石桥,桥栏石雕百兽。月牙河两侧建有东西厢房,正方是大成殿,仿曲阜孔庙大成殿而建,重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龙吻,垂脊垂兽,戗脊戗兽,黄色琉璃瓦;高高石阶上,廊柱环殿矗立,雕有盘龙,上缀祥云,下描凌涛;格扇门窗,红扉朱槛,雕梁画栋,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中各肖像于其位,香案上供俸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牌位,两边配享“四配十二哲”牌位。殿外东西有碑亭,碑刻历代进士名录,诸如何应瑞、郭允厚、吴楷、成守节等。东南方为魁星楼,六棱六层塔式建筑,高20米,红黄绿三色琉璃瓦,高层雕文曲星神像。

张英俊老者说,院西坑塘边还有两排学堂,他曾在此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曾因课下去坑塘洗澡,受过先生的戒尺拷掌。大成殿东还有戏楼(应为祭孔时的乐楼或戏楼),菏泽刚解放时,圣友班剧团曾在此演过多场古装剧。又据在庙后街居住的徐祥林老者讲,院中西部多植松柏,有十几棵合抱桧柏,高高耸立,枝叶葱茏,上面住满了鹮鸟,嘎声尖脆。又讲到月牙河里蛤蟆特别灵验,夏秋天一有叫声,准要阴天下雨,传说可能是占了夫子的灵气,能上晓天文,下知地理。这些听起来感到别有趣味。

明清时期,菏泽古城文庙是鲁西南学习儒家文化的最高学府,这里的学生是全州各县选拔的儒生精华,受聘的教师教授皆为大儒,因此为本州培养了诸多名宦乡贤。同时,这里也是鲁西南儒家文化的活动中心、当地文人学士祭祀孔子的场所。每年春秋,在大成殿皆举行祭孔大典,儒界文化人士齐聚,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主祭和陪祭,身着汉服,蝉冠袍带,作揖跪拜,敬香献爵,咸如古制;众人齐声畅颂《弟子规》,以示继承儒家道德伦理传统,弘扬儒家思想教育文化。在盛大祭孔活动中,东边戏楼还有当地出名的戏班登台演出,吸引众多郡人及乡民到场观礼。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形成了当初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刘铉有文这样描述当时的曹州,“顿使强暴屏迹,奸宄潜形,文学以弹冠相庆,贪墨解绶而戒行。编氓有安堵之乐,当辟无不平之鸣,耄耋善养而茕独获生也。”可谓“太平盛世”矣。

新闻推荐

民警“小帅”的故事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刘卫军2014年3月,孙飞帅从山东省警察学院毕业,进入曹县公安局大集派出所工作,成为一名走村串户的...

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