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孟庆忠、钱继红、孟昭硕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初心 群众的笑脸是不懈的追求
□本报记者齐静
为群众答疑解惑,让群众感受公平正义,用心用情办好群众的事,这是孟庆忠等三位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共同特点。
“铃铃铃……”7月11日19时许,菏泽市曹县砖庙镇人社所所长孟庆忠的手机响起。顾不上吃晚饭,他立刻接通,根据对方所问问题,介绍起曹县最新的返乡创业政策。自2014年起,孟庆忠的手机已经与砖庙镇人社所的热线电话并网,群众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他咨询人社政策,热线电话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孟热线”。
为啥想到开通“老孟热线”?孟庆忠只说了四个字:方便群众。2014年,砖庙镇成立人社所,孟庆忠成为第一任所长。当时人社系统需要下沉的业务有69项,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群众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答,心里就不急了。”这份质朴的感情让孟庆忠开通了热线电话,并将其与自己的手机并网。“有事找老孟、老孟能办事”成为镇上居民的共识。
除了答疑解惑,“老孟热线”也会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帮助群众解决涉及人社业务的问题。砖庙镇张楼村一位叫小环的姑娘,通过“老孟热线”反映镇内一家工厂老板拖欠她加班费。人社所派专人到这家工厂了解情况,责令老板将拖欠的加班费限期如数发给小环。有位企业老板通过“老孟热线”反映,员工流失严重希望帮忙招工。孟庆忠带领工作人员实地调研,帮助企业制止了员工流失,还在较短时间内新增员工百余人。
立足岗位践行初心使命,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孟庆忠一样,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徂徕法庭副庭长钱继红始终心系群众,十余年如一日,扎根山区,无怨无悔。
钱继红常说,在基层法庭工作,调解老百姓的矛盾纠纷,要学会用通俗易懂的老话、老理儿。刚到徂徕法庭时,钱继红经常利用闲暇时间,翻山越岭、走村入户,与当地群众促膝谈心。
在十多年的法庭工作中,钱继红把司法为民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民忧、维民权、保民安。她把经手的每一件案件都看成是大案、要案,把当事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徂徕镇青年刘某在建筑工地打工时,从脚手架上摔下严重受伤,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承办该案后,钱继红第一时间来到医院探望刘某。得知被告将刘某送至医院后再也不管不问,钱继红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被告,拿到赔偿款。发现被告将银行存款转移到重庆后,钱继红不顾自己怀有身孕,连夜乘坐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赶赴重庆。最终,为原告扣划到16万元的赔偿款。
这些年,和钱继红一起参加工作的同事,不少都离开了基层,走向了机关,而她却选择继续扎根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基层法庭。她说,群众脸上的笑容和口中的“小钱法官”,就是对自己的最大褒奖。
把信访当信任,把上访群众当亲人,这是济宁市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孟昭硕身体力行二十多年的信念。在纪检监察系统,信访举报工作被不少同志称为“机关第一难”。但对孟昭硕而言,这却是他最愿意为之付出、为之坚守的岗位。他相信,群众信访举报,是因为心中还坚守着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相信他们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2016年,泗水县陈姓老人到信访室反映自己和老伴都已60多岁了,老伴身体偏瘫不能自理,生活非常困难,但因反映村支部书记虚报冒领种粮补贴款等问题,村里一直不给其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看着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边诉说一边止不住地痛哭,孟昭硕当即掏出300元交给老人,并将问题线索移交县纪委,迅速查清了事实。
从事信访举报工作以来,孟昭硕累计处理群众来信4万余件,接待群众来访2.4万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1300多件……孟昭硕常说,我要通过为群众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办好一件件实事,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纪检监察干部为群众着想的好作风。
新闻推荐
创业不分年龄和地域,只要有心,哪里都能施展你的才华。互联网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人甘愿留在家乡,通过互联网“创富”,实现创...
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