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桑枝变废为宝带来亿元大商机 桑园面积连续16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的宜州,已形成桑枝提取生物碱、生产菌棒、生物质发电的综合循环利用全产业链

河池日报 2021-06-12 06:11 大字

本报讯(首席记者权晟通讯员莫电任)眼下,宜州区庆远镇下维村寨门屯已是暑气蒸腾。然而,村民梁尚林家的大棚里却格外阴凉,别有洞天。“棚里的反季节食用菌全部用桑枝培育,当日采摘装箱送上冷链物流车,次日就能端上粤港澳大湾区市民餐桌。”梁尚林一边管护着新一批即将出菇的桑枝菌棒,一边自信满满地说。2020年,他采购的桑枝超过1500吨,培育食用菌30万包,年纯收入50多万元。

宜州区是“中国蚕桑之乡”,桑园面积、发种量、蚕茧产量已连续16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目前,该区桑树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生桑枝超过30万吨。

“过去一文不值还污染环境的桑枝,如今已变废为宝带来了亿元大商机。”宜州桑蚕循环经济发展中心农技师唐晓光介绍,经过当地党委、政府1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宜州的桑资源逐步形成桑枝提取生物碱、生产菌棒、生物质发电的综合循环利用全产业链,成为蕴含着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机遇的新兴产业。

“每天有30吨桑枝,在这里经过10多道工序提取出生物碱原料,再运到北京总公司生产降血糖药物‘桑枝总生物碱’。”在河池·宜州工业园区广西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企业技术研发部负责人罗豪尊表示,该药已在2020年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获准上市,是我国近10年来首个获批上市的糖尿病中药创新药。

“我们每天使用的桑枝更加多,可以达到1200吨。”在广西宜州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建业指着一辆辆满载废弃桑枝、甘蔗叶、玉米秆、桉树皮等原料接连驶入厂区的货车介绍,这些原料经过粉碎,将输入企业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第三代生物质锅炉中,通过高温超高压再加热进行发电。

2020年,宜州琦泉公司共发电11013万千瓦时,供网电量10084万千瓦时;年可替代标煤1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2880吨、氮氧化物840吨、二氧化碳31.2万吨;燃烧后产生的灰烬还可以做有机肥料,渣可以作为水泥原料等。

“从传统的‘种桑养蚕’转型到‘种桑养人’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将描绘出美丽乡村新画卷,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宜州区区委书记翟红玲表示,该区将不断强化桑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的顶层设计,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决守住绿水青山,当好河池茧丝绸产业从“百亿元”向“千亿元”进发的主力军。

新闻推荐

安马乡“环保妈妈” 助力乡村清洁

宜州讯连日来,在宜州区安马乡北关村中洲河边,时常看到许多妇女拿着扫把、垃圾袋,为村屯、河道打扫卫生。这是北关村“环保妈...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