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迎来手机信号
本报记者王春楠通讯员余淑娌
“手机信号稳定了,我们的百香果、林地鸡可以通过网络向大家展示,订单也多了,收入越来越好了。”近日,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乍洞村后范屯贫困户莫仁平看到前来走访的宜州区纪委书记李文涛,言语之间充满了谢意。
乍洞村全村182户619人,散落在刘三姐镇连绵起伏的大山里,是自治区级深度贫困村。后范屯则是乍洞村人口最少的一个自然屯,仅5户19人。由于山大沟深、地势偏远,通讯信号极差,村民打电话得到处找信号,十分不便。这也成了后范屯农副产品销售的一个“绊脚石”。
“后范屯的路是修好了,可手机信号不好,百香果、林地鸡卖不出去。”2019年6月,李文涛作为蹲点联系领导初次到后范屯了解群众生活情况时,莫仁平便向他道出了心中苦恼。
“乍洞村有14个自然屯,只有两个通讯信号塔,后范等几个屯地势高、位置较偏远,信号十分微弱,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要实现精准脱贫,少不了通信的支撑。”李文涛将相关情况整理汇总后,及时反馈给河池市电信公司宜州分公司。
经过实地走访和多次调研后,电信宜州分公司向上级申请启动了通信扶贫项目,于2019年12月底前,先后为乍洞村增架了2座基站,大大改善了通讯信号问题,村民们用手机打电话、上网“冲浪”时,再也不卡了。
“以前手机信号不好,父母和乡亲们种养的百香果、芭蕉、土鸡等农副产品都是靠驻村书记和工作队员帮忙运出去卖,有时会错过最佳的销售时间,影响收益。”莫仁平的儿子笑着说,现在信号好了,他把乡亲们摘果、养鸡养牛的视频传到网上,也激发起城里人购买欲望。现在,莫家的12亩百香果、1000只林地鸡和2头黄牛得益于网络直播,早早就被人在网上订购了,屯里的几户人家也彻底摆脱了“与世隔绝”的日子,收入显著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新闻推荐
扶贫先锋·脱贫人物本报记者廖庆凌通讯员黄秋文48年前一场意外导致河池市宜州区庆远镇洛岩村贫困户陆华林右臂截肢。身体...
宜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