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优势 全力推进 宜州扶贫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河池日报 2020-06-03 05:37 大字

宜州讯“我要趁着当下的好时节,尽量把油茶苗护理好。油茶长好了,以后我们增收的路子就更宽了。”近日,宜州区龙头乡龙德村贫困户蓝幸忠提及未来的美好生活,信心满满。目前,龙头乡种植油茶4909亩,带动贫困户600多户2400人发展产业,为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宜州区坚持把发展壮大富民产业作为决战脱贫坚攻的突破口,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扶贫产业开发,以基地示范带动扩大覆盖面,创新优化产业化经营模式,以产业奖补激发动能添活力,固本强基增强扶贫产业“造血”功能,助推群众增收致富。

创建基地,辐射扩大覆盖面。该区大力创建花椒、核桃、桑蚕、糖料蔗、特色养殖、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基地为示范带动,扩大扶贫产业规模发展,实现效益有新提高、品牌有新亮点、产业有新发展。2019年,该区县级“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65个贫困村村级“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达90%以上。宜州市恒业茧丝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荣获河池市“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先进农业企业,宜州区金良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荣获先进农民合作社称号。目前,该区成功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79个,其中,自治区核心示范区3个,市级示范区1个,县级示范区6个,乡级示范园37个,村级示范点132个。2020年,该区计划新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75个以上。

优化模式,固本强基增后劲。该区立足土地资源优势和发展实际,通过示范、扶持、培训、督查等方式,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构建双联主导、多元扶持、多向发力的扶贫产业发展格局,抽调专业技术人才组建多个农业产业扶贫技术专家服务团队,对贫困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全覆盖培训,包括产业发展的具体内容、生产周期等,做到培训对象精准、培训内容精准、培训效果精准。

示范引领,打造特色农业升级版。走“政校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对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广的富民产业和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帮助,加快实施倍增工程和“稳增长”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特色农业升级版。通过人才、技术和实体嫁接,依托助农工作站、农技课堂、养殖基地等平台,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示范效应;积极搭建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提供技术服务、项目扶持、信息共享、政策支持和物流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农业产业化、多元化发展。

多措并举,推进产业帮扶脱贫致富。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思路,全力实施“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贫困户”的“一对一”产业帮扶脱贫致富模式,引导贫困群众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甘蔗、核桃、桑蚕、水果、花椒、特色畜禽、水产等产业。目前,全区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11家,使之成为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带动致富的“利器”。

产业奖补,激发动能添活力。该区出台特色产业扶贫以奖代补实施方案,因地制宜选准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及贫困户创新发展的产业进行奖补,2016年至2019年,该区农村产业发展投入资金达12858.25万元,其中,2019年累计发放桑蚕、糖料蔗、油茶等18个扶贫产业项目“以奖代补”资金1576万元,受益贫困户4622户。

多元联动,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聚焦精准,构建订单带动、利润返还、劳务服务、设备设施租赁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成为产业项目的参与者、受益者,力争实现贫困户参与特色产业全覆盖。截至4月10日,该区累计发放产业奖补资金788.92万元,受益贫困户2255户。通过积极调整以奖代补政策,降低门槛,提高标准,激发贫困户自主发展积极性,促使具备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的村屯农民发挥“靠山吃山、近水吃水”的能动性。

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该区食用菌完成栽培3100万棒,产量5441吨;建设常年蔬菜生产基地1036亩,完成蔬菜种植面积7.85万亩,蔬菜产量15.4万吨;肉牛出栏0.98万头、同比增长28.9%,山羊出栏1.39万只、同比增长19.8%,家禽出笼146.28万羽、同比增长93.9%,水产品总产量0.2919万吨、同比增长9.98%;新增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0.64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66.7%。(莫电任)

新闻推荐

做活产销“大服务” 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宜州讯“早上椒农开始拣辣椒,我们就开始收,一直忙到晚上,才把辣椒装车运完。”眼下正值宜州区怀远镇青椒采摘上市的季节,该镇...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