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区:科技助力延伸桑蚕产业链
本报河池讯(记者/廖庆凌通讯员/莫电任)“今年我养的第一批蚕2张,现在已经进入三龄,估计到4月下旬就可以摘蚕上市了。”为保证今年春蚕养殖的“第一桶金”,进入4月以来,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镇良村艾灯屯养蚕大户兰荣金每天起早贪黑给蚕宝宝摘桑喂叶,忙得不亦乐乎。
当下,宜州区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桑养蚕。该产业周期短、效益好,是绝大多数贫困户青睐和首选的脱贫产业。截至4月15日,宜州区首批蚕发种量达20.1万张,养蚕农户10万户45.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84.1%,其中贫困养蚕户3.47万人,占贫困人口的60.05%。
该区加快推进桑蚕人才小高地建设,整合科技信息、专利、成果等科技资源,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行“七统一”规范化养蚕模式,大力实施优桑、优茧、优丝和桑蚕综合利用“四大”科技工程,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延伸桑蚕产业链条,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2019年,该区桑园面积37.2万亩,养蚕量155.1万张,桑蚕生产、茧丝绸加工及桑蚕资源综合利用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桑蚕生产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
针对贫困户资金缺乏、生产效益低下这一实情,该区加大科技扶贫力度,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贴等方式,有效集成、示范和推广养蚕省力化先进适用技术,破解桑蚕生产规模扩大和农村劳动力紧缺、劳动效率低下之间的突出矛盾。该区向799户贫困户发放以奖代补桑苗1462.95亩,补贴给贫困户资金145.42万元,贫困户种桑面积达到2.3万亩,使种桑养蚕成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新闻推荐
本报河池讯(记者/廖庆凌通讯员/潘忻燕)近年来,河池市宜州区大力推进“村医通”的实施,及时打通城乡医保联网结算“最后一公里...
宜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