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区:“服务套餐”保障企业稳产稳岗

广西日报 2020-04-14 07:15 大字

本报河池讯(记者/廖庆凌通讯员/莫电任)“工信部门给我们送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物资,帮助协调解决招工、贷款、水电等方面的问题,指导我们采用分车间、分机组的方式逐步复工复产。”4月11日,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袁毅说,现在公司返岗600人。

4月11日,记者从河池市宜州区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了解到,该区推行重帮扶、强调度、稳就业、促增长等“服务套餐”,精准实施企业差异化复工复产。目前,该区有4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复工稳产,复工率达100%。

“宜州区成立10个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帮扶组,对辖区内工业和商贸企业开展面对面指导、一对一帮扶,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主体责任,同步抓好安全生产、环保等相关工作;对于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涉及的产品生产、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劳动用工、资金保障等方面遇到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形成问题清单,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帮扶措施予以解决。”宜州区工信局局长韦剑锋说,“目前宜州区已向企业发放口罩10万个、体温枪62把、消毒液665公斤,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复工复产和正常运转。”

据了解,该区通过举办银企对接、人才对接等活动,努力为企业涉水引渡、牵线搭桥,集中解决了嘉联公司、鹏举页岩砖厂、宜州水泥厂、广驰水泥厂、万屹公司、博冠公司、花红公司等7家企业10个涉及土地、办证、供水供电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建立疫情期间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机制,及时掌握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区委书记翟红玲介绍。宜州区密切跟进政策方向,组织线上宣讲、线上答疑等方式,点对点地指导企业用足用好财税、金融、用工、稳岗等各类帮扶纾困政策,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气成本,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相关补助和贷款,对确定为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的生产企业,全流程帮助企业办理扩产扩能相关审批手续,在坚持防疫控疫标准的前提下,帮助企业全面复工。

该区组织广西宜州欣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皖维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花红金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3家防控物资必须品生产企业申报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共计33万元;召开政银企业座谈会,进行企业融资需求调查,上报企业融资需求4.7亿元;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复工贷”重点支持工业企业。目前,凯立木业、东方丝路、琦泉、宏基茧丝、城西常乐茧丝、宜州常乐茧丝等6家企业列入自治区第一、二批复工贷支持企业名单。

为帮助解决用工难问题,宜州区出台了做好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招工用工、减免租金、提供金融支持等优惠政策,建立扶贫车间联络机制,帮助解决防疫物资和员工心理疏导等问题,全面收集扶贫车间用工需求,与贫困劳动力对接,进一步刺激贫困户家门口就业意愿,使扶贫车间逐步恢复活力,助力精准脱贫。截至4月7日,该区有15家企业的扶贫车间复工复产,上岗人员423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47人。

宜州区积极推进消费模式创新,引导大型商超、重点餐饮企业开展线上下单、线下无接触配送服务,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创新经营方式、服务模式,大力发展网络消费等新业态新模式。利用“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活动契机,组织商家开展促消费活动,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回补。今年一季度,宜州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5%;批发业销售额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6%;零售业销售额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3%。

新闻推荐

宜州区实现“村医通”直接结算

本报河池讯(记者/廖庆凌通讯员/潘忻燕)近年来,河池市宜州区大力推进“村医通”的实施,及时打通城乡医保联网结算“最后一公里...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