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出现“不把关的审核”了
管弦士
据《南国早报》报道,近日,河池市宜州区一些学生从学校带回“学习通知书”,要求家长参加一场学习交流会。但在交流会上,活动主办方向家长推销书籍、听读机等商品,而这些商品备案过期、价格偏高,引来质疑。
学校发通知要求家长在周末准时参加交流会,并“务必在会议现场认真写好反馈表”“周一交回给班主任”。这样的“任务”,家长是难以拒绝的。
然而交流会除了讲授教育内容外,还有商品推销环节。有的家长在会上购买了书籍和听读机,回家后发现价格比网上贵不少,而且扫描听读机上的二维码,却提示产品备案已过期。
这样的交流会,难免遭到“打着教育的名义,实际上借机盈利”的质疑。问题是,活动不是经过审核的吗?职能部门是怎么把关的呢?
交流会的漏洞非常明显。其一,通知书没有注明活动主办方;其二,通知书只留有一个联系电话,竟是空号;其三,审批表的主办单位一栏盖的公章,是“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会员会”,而正宗的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所用公章是“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会员会”和“委员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就算肉眼、人脑难以识别其中猫腻,那么在网络非常发达的当下,审核之时,搜索是可以帮助把关的。比如,网上轻易就能搜出这篇文章——2016年12月7日的《海峡都市报》报道称,近来,公益报告讲座接连在福建省泉州市的丰泽区、鲤城区举办,除了专家讲座,报告会还极力推销“国学经典听读机”等电子产品,并赠送《经典诵读全书》一套。当地有关部门调查发现,活动涉嫌非法营销,《经典诵读全书》为非法出版物,于是紧急叫停该活动。
多么相似的剧情!宜州区此次活动中出现的书籍,也叫《经典诵读全书》;两地现场所售的“听读机”,价格都是1600元左右,差别只是零头上的;而泉州该活动的主办单位叫“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孔子基金会”,跟宜州此活动的主办单位是“兄弟”。
其实,家中有上学孩子的家长几乎都知道,借助学校发通知让家长参加“商品推销会”,这是非常老旧的套路了。那么,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居然连这根弦都没有吗?申请材料审核不严,不到现场进行把关,怎么就能如此放心,敢对一个涉及众多家庭的活动大开绿灯呢?
没有职能部门的审核盖章,学校就不会发通知,家长就不会参加交流会,活动主办方就没有办法推销产品。环环相扣,相关职能部门作为突破口,在替他人“背书”之前,必须先想想自己的责任,必须先想想自己的公信力,必须先想想自己所代表的政府部门形象。
事情还不止于此。记者走访了解到,2016年、2017年,宜州区均出现过相同形式的报告会,销售的产品亦是同一品牌产品,一些家长曾在当地论坛发帖反映、举报此事。职能部门在同一个地方接二连三摔倒,或许因为摔倒后受伤疼痛的却不是他们,而是当了冤大头的老百姓,所以他们才没有放在心上、长点记性。
还是让谁摔倒、谁疼痛吧,只有这样才会吃一堑长一智,让“不把关的审核”不再出现。
新闻推荐
相关链接去年11月,河池市宜州区检察院受理一起故意伤害案。来宜州投资、经营酒店的湖南籍男子官某某,因经营理念问题,跟其中...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