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想动物之獭

新京报 2019-07-13 00:49 大字

“獭”这个字离当代人已经比较遥远。主要因为人类对皮毛的肆意需求,水獭(鼬科水獭亚科,Lutrinae)这一曾分布广泛的食肉目动物已成为近危物种,列在保护动物名录中。

三分天下

早期物候礼法的符号设定

查百度百科“水獭皮”条目中,“獭”字被标上了拼音tǎ——享受着生僻字待遇,想必是有些人不知它读什么。前两年电影《疯狂动物城》热播,其中那只“树懒”(披毛目树懒亚目,Folivora,仅见于拉丁美洲热带雨林)是最有人气的虚拟明星——树懒的另一个中文俗名“树獭”现在鲜有人再正式提起,除了“懒”的个性之外,读音大约也是一个因素。

古早时候却不同。外求于民族志,在高句丽开国君主朱蒙传说中,朱蒙之母是鸭绿江河伯的长女,先前私配天帝子解慕漱王。河伯下令要进行婚前考验,确认身份,于是与天帝子斗法:“河伯于庭水化为鲤随浪而游,王化为獭而捕之。河伯又化为鹿而走,王化为豺逐之。河伯化为雉,王化为鹰击之。河伯以为诚是天帝之子,以礼成婚。”(朝鲜《三国史·东明王本纪》)

三番变形涉及水陆空三个区域,表明这是一次全方面的考察仪式。第一回合即在河伯的主场,天帝子就通过化身为獭,显示了在水中的主宰地位。这变形的细节与先秦两汉典籍丝丝入扣:“惊蛰之日,獭祭鱼。处暑之日,鹰乃祭鸟。霜降之日,豺乃祭兽。”(《逸周书·时训解》)

鲤、雉、鹿只是鱼、鸟、兽的具体化。这样的“三祭”说广见于《礼记·月令》《吕氏春秋》《淮南子》《大戴礼·夏小正》《易纬通卦验》等,细节大同小异。其中的分类意识一皆明确,水里的獭、空中的鹰、陆上的豺,三种食肉动物长期被遴选为三个空间维度中的标志性物种,它们以各自范畴之中的生物为“祭”,沟通天地,成为时间(季节)的标志。

尤其是这里提到的“獭祭”,后世成了一个典故,意思就是使用典故——此乃用典的用典、典故的典故。宋人记载,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这源自前人对獭祭的表述,称是指獭捕了鱼之后经常陈列在水边,就像人陈列供品祭祀神祖。当代观察者则注意到水獭会将猎物抛于空中,再拱手接住,这种把戏很像人在祭祀仪式上的祷祝。还有一种来自语言学的意见,认为是獭食鱼时多残杀,吃两口即抛掉,常剩馀(鱼),堆积残馀才是獭祭本相,而残杀乃是祭的初义,祭品往往也就是被残杀的牲畜牺牲品。不论是陈列说、游戏说还是残杀说,一个“祭”字构成了传之久远的古代博物志现场,既维系着獭类习性,又与人类活动相连接,想象与记录的线索在这里交接。

属猫属狗

汉字隐含的博物学场域

三祭的序列,似乎有一点并不周全?鹰祭鸟,但鹰也属鸟;豺祭兽,豺也是一种兽;獭祭鱼,但水獭分明是半水栖的哺乳动物啊。不过,这是汉字“鱼”的意义为林奈动物分类法褫夺之后才遭致的现代性审问,就像鲸被认定不是鱼类一样。但是就算不再说“鲸鱼”,大家也无法把“鲸”字中“鱼”的因素完全剥离掉——难不成要改写成“猄”?要知道,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将鱼字解释为“水虫也”,虫指现在所谓的动物。

事实上,正如同一种动物可以在不同分类法中有不同位置,同一个“獭”(獺)字也曾有不止一个写法,这种情况称之为异体字。均属形声字,更换声旁又可写作“(左犭右達)”;形旁不同又可写作“(左豸右賴)”。还有一字作“(上賴下魚)”或作“(左魚右賴)”,《说文解字》含混地解释说是鱼名,明代赵宧光《说文长笺》一书则倾向于认为,这也是獭的异体。(左魚右賴)祭鱼、鹰祭鸟、豺祭兽(獸),这样的序列就显得更整齐了。

“獭”的异体字更换不同的偏旁部首,体现了汉字也是一种博物志场域。因为习见的水獭是水陆两栖的,所以“(左魚右賴)”体现其水生的一面;而陆生的“獭”“(左豸右賴)”呢,则又反映了在不同年代里,古人运用何种“标准器”来衡量獭这种动物。“犭”在獭这里不仅仅泛指兽类,《说文解字·犬部》释獭:“水狗也,食鱼,从犬赖声。”可知,狗这种更常见、与人类关系更加密切的小型犬科动物直接被用作测度獭的参照系。

水狗至今犹是部分地方对水獭这种动物的别称,但更普遍的俗称则唤作水拖野猫、水獭野猫、水獭猫、水猫子、獭猫。民间更倾向于使用语词而不是文字来呼唤獭,将水獭的特征刻画进专名之中,因其天性食鱼,所以改用猫来比对。这也与猫这种动物晚于狗,约至唐宋时代才大规模地进入日常生活大有关系。以猫拟獭,所以从“豸”部——猫的繁体字作“貓”《说文解字》称豸字是食肉类的长脊野兽,伺伏在一旁,弓身藏腰,将要扑杀猎物的形状。

大小分合

与现代动物学呼应的古早分类

獭从属狗到属猫,是博物学表述在演进。同一时代对獭则还有共时层面的内部区分。《说文解字》在獭字之后另收“猵”“獱”二字,称“獺属”,即獭的同类别名,可能源自不同方言。但东汉桓宽《盐铁论》认为,猵与獭是独与群的区别。猵喜好独居,獭喜好群居生活。至于獱,唐人颜师古注称是小獭;另一位唐代学者如淳却说:“獱头如马头,腰以下似蝙蝠,毛似獭,大可五六十斤。”则是巨獭,后世文献述及“海獭”时常引用这段话。这里的獱和獭于是呈现个头大小的差异。

若用现代动物学来印证,大小则又有属种的区别。现代动物学在哺乳纲食肉目鼬科之下设有水獭亚科(Lutrinae),现存七属十三种及多个亚种,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的,主要是欧亚水獭(Lutralutra)、亚洲小爪水獭(Aonyxcinereus)和江獭属的江獭(LutrogaleperspicillataGeoffroy)。三种不同水獭的分布区域有所重叠,一般所提到的水獭往往指欧亚水獭,主要独居。在兼有水獭和亚洲小爪水獭的地方,后者也被称之为小水獭。桓宽所认为的猵也许是欧亞水獭;而颜师古所谓的獱,指的可能是小爪水獭。桓宽持论的獭、及如淳描述的獱或海獭,大约不是现在分布于太平洋东北海岸的海獭属(Enhydra)动物,而是江獭,也称滑獭、咸水獭或印度水獭,其个体可重达15千克以上,今局限于南方如云南红河、怒江以及广东珠江口沿海及越南等地,集群生活,性凶猛。

当江獭被古人称之为海獭的时候,其与水獭的区分标准又不仅仅依据分居与合居、大与小,而首先是陆与海、淡水与咸水之间的对立。可知,在獭的共名下,不同的二元对立原则争相登场,先是从数量到体型,这里又有空间环境、水体性质。

再分山水

獭的博物延展性

有不少人认为,小爪水獭还有一个别名,是所谓“山獭”。它与欧亚水獭之间,遂不只是大小标准,而正有山水之异。但山獭的材料不出南宋笔记的范畴。《齐东野语》记载,山獭号称产于今广西河池市所辖宜州区、南丹县一带,非常稀少,其雄兽的阴茎是一味极为贵重的药材,中原人看中其壮阳能力,要用色诱捕捉:“方春时,猺女数千,歌啸山谷,以寻药、挑菜为事。獭性淫,或闻妇人气,必跃升其身,刺骨而入,牢不可脱,因扼杀而藏之。”检验真假也要拜托女性荷尔蒙:“每令妇人摩手极热,取置掌心,以气呵之,即趯然而动,盖为阴气所感故耳。”

这显然是奇闻谈助,是幻想博物志,与现实中的小爪水獭相去甚远。但意淫出来的“性淫”习性对獭的形象产生了深刻影响,遂与上古的神圣动物判若云泥。如清代笔记《续子不语》所载称:“獭性淫。……其雄者闻少妇亵衣气,辄缠绕不去,虽众逐击之,至死势不痿。”

不过,獭却依然拥有一些超越物种的命名活性:到了近代,山獭的功能被“旱獭”所顶替,山水之间的对立就此改为水旱的差别。编撰于乾隆年间的《热河志·物产·兽之属》“獭”条载:“是物本有山獭、水獭二种。今塞外所产者,大抵皆山獭之类,土人呼旱獭。”旱獭(Marmotabobak)属松鼠科,又称土拨鼠,国内仅分布于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地。这一知识系谱甚至为当代最大的权威词典所继承:《汉语大词典》尽管有山獭的词条,但并不认为它归属于獭;而在“獭”的字头下则明确指出:分水獭、旱獭、海獭三种。

如果把本文开头提及的,近现代树懒的另一个译名“树獭”也纳入进来,那更是在山水、水旱之外,延展出水下vs树上这一套新的对立项。因为山獭、旱獭、树獭的加入,獭超越水獭亚科,成为一个类似猫、狗的小型动物标准器。但也正如开头提及,另一方面,獭又略显生僻,所以远不能与猫狗相比。甚至,作为獭类主体的水獭,已经被猫拐去做了堂兄弟,自家地盘都保不住,要改姓猫了:江苏有民间故事说到,猫、虎与獭同源,后来,一种居住在人的家里,一种居住在山中,一种居住在水中,才有了差别。也就是说,猫是家猫,虎是山猫,而獭是水猫。

□朱琺

新闻推荐

宜州区: 巡回医疗车进村入户免费服务

本报河池讯(记者/廖庆凌通讯员/林秋妮)“我们大莫村离祥贝卫生院20多公里,群众看病很不方便,今天卫生院的医生来我们村为群...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