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游+”为媒推动产业融合 宜州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

河池日报 2019-06-26 09:06 大字

宜州讯近年来,宜州区以巩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成果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旅游+”为媒,丰富旅游新业态,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配套产业+乡村旅游+农户”等旅游扶贫新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精准脱贫。

盛夏时节,下枧河畔的祥贝乡古文村歌声缥缈,韵味天成。村庄旁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停车场里,停满了游客的小轿车。“以前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玉米,收入微薄。加入合作社后,通过种植桑果,收入翻了几倍,生活越来越好了。”古文村望村屯贫困户覃永忠满脸喜悦地说。

流经古文村的下枧河水澄净缥碧,两岸翠竹成荫。该村以乡村旅游开发为重点产业,依托优美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自该村旺村旅游观光合作社成立以来,望村屯30户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合作社,合作社主要发展采摘体验、观光旅游、酿造桑果酒等。5月8日,合作社给望村屯30户村民(其中贫困户12户)发放入股分红资金10万多元。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当地贫困群众收获旅游产业带来的红利,吃上了“旅游饭”。

同时,宜州区突出抓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促进“农旅”融合;重点抓好拉浪林场森林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提升改造,开发庆远林场、流河林场等森林旅游资源,促进“林旅”融合;统筹推进旅游与文化、工业、城镇、体育等行业融合发展。此外,抓好下枧河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带项目建设,投入1000多万元,开发祥贝乡古文乡村旅游区、易水湾世外桃源景区等项目,项目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入股获得分红,还能到景区务工,获得稳定收入。

“利用‘旅游+’模式,许多农户在旅游路线上展示和出售自己的农家特产。”在易水湾景区,工作人员石启朝说,易水湾世外桃源景区建成后,群众不仅通过土地入股有了收入,在家门口卖粽子每天还可以收入上百元。

据统计,2018年,宜州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7.67万人次,同比增长32.49%;实现旅游消费77.36亿元,同比增长31.86%。同时,通过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7个贫困村、13394人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3.36%。(林秋妮)

新闻推荐

宜州学子参加毒品警示教育

宜州学子参加毒品警示教育6月12日,宜州区北牙瑶族乡人民政府组织该乡两所中学的44名学生代表来到广西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

宜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