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打响“虫口夺粮”战役 65个县(市、区)陆续发现“超级害虫”草地贪夜蛾,植保部门正进行防控指导

南国早报 2019-05-16 16:18 大字

草地贪夜蛾成虫(左雌右雄)。 草地贪夜蛾幼虫将玉米叶吞噬。 广西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站供图

南国早报记者张文卉

今年,一种被称为“超级害虫”的外来物种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目前在广西的宜州、都安、象州等65个县(市、区)陆续发现该害虫,玉米、甘蔗、水稻、烟草都是潜在危害对象,形势严峻。此外,近期都安、巴马等地草地贪夜蛾发生量突增且扩散速度加快。广西植保部门已在全区进行诱捕监测、预报和防控指导。

来势迅猛

据介绍,草地贪夜蛾原产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玉米上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减产10%~25%,严重危害田块可造成毁种绝收。

广西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站推广研究员谢茂昌介绍,2018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出全球预警,警惕危险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入侵。然而,没想到它来得如此之快。

自今年2月起,广西已先后向各地安排发放4批诱捕器,在全区67个县(区、市)对草地贪夜蛾开展成虫的性诱监测,掌握其成虫发生情况。3月11日,河池市宜州区植保站的工作人员发现,前期布下的诱捕器中出现疑似草地贪夜蛾的踪迹。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鉴定,确认为草地贪夜蛾。

随后,草地贪夜蛾陆续在广西其他市县被发现。据了解,目前广西春玉米大多处于苗期至拔节期,适宜草地贪夜蛾取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草地贪夜蛾在广西14个市的65个县(市、区)有发生,发生面积44.4万亩,预计虫害面积将超过50万亩。如防治不及时,该虫将有暴发危害的风险。

虫口夺粮

目前,全区各市、县(市、区)农业植保部门陆续举办草地贪夜蛾识别与监测防控技术,宣传草地贪夜蛾的为害性,指导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群众识别草地贪夜蛾,提出防治技术措施,发起“虫口夺粮”战役。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地防控经费缺乏,主要还是依靠发动群众开展防控。植保部门建议各地政府重视该问题,按照“治早、治小、治了”的有原则开展防治工作,保障当地农业生产安全。

新闻推荐

宜州中医医院举行 健康管理培训

宜州讯为推进“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医院”建设,日前,宜州区中医医院举行了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培训班,全院共300多人参加了培训...

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