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18的每一天林秋妮

河池日报 2019-02-20 08:48 大字

我的2018年是从2月1日开始的。那天早晨气温和今天一样寒冷,都是摄氏2度。一阵铃声将我从梦中唤醒,这是每天准时的闹钟在提醒。望着被子里熟睡的儿子稚嫩的脸庞,我敦促自己快点起床,上班的第一天不能迟到。一咕噜地爬起来,迅速穿上昨晚睡前准备好的衣服,下到一楼,骑上车子直奔单位而去。走了半程才想起,我的上班地点改变了。从休产假前的市政大楼一区409室,已经换到庆远镇城中中路的101号。于是掉转车头驶向江滨路。说是江滨路,其实是江滨公园。宜州的冬天和夏天唯一的区别就是,树上的花儿收起行囊去远足了,只剩下绿绿的树叶。树木将雨滴收入叶面后变得特别的养眼,温润,让你感觉不出自己在冬天里穿行,如果不是迎面吹来一股寒冷的风,你以为自己还沐浴在秋天里。

10分钟的车程就可以到达办公室,我却用了20分钟。因为好久没有工夫欣赏早晨雨中的风景,我不由放慢了车速。公园的健身器材上,几个老人在锻炼身体。一位老人面对着龙江河拉小提琴,悠扬婉转的琴声随着龙江河的水流向远方。我的车子继续向前。廊桥上,一帮老年人随着欢快的旋律,翩翩起舞。散步的路人在廊桥下驻足,感受《春天的故事》那优美动听的律动。我继续向前行驶,穿过一桥下的小桥拱来到原来的计生委老办公楼旁边。我停下车子,往昔记忆涌上心头。那时我在宜州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婆婆带女儿来保育院读书,寄住在老公的哥哥家。为了让我能在宜州有一处自己的房子,在某天晚上我姐夫和朋友一起吃饭时打听到这里有房子拍卖。在手机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打电话告诉我们,让我们第二天马上到法院了解情况,并带我们到现在的这个地方看房子,记得那时这里是三间破旧的瓦房。法院的同志介绍说:这三间房子的其中一间是要拍卖,据说是这家人的其中一个孩子做生意亏了不少钱,欠银行的贷款还不上,法院才拍卖他们的一间房子抵债。你们想买的话,我们走程序可能要一个星期就可以拍卖,你们要准备好钱,评估价5万多,可能要准备6万到7万元。2005年这个数目对我们家来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既然要买房那就凑吧。在东凑西借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前终于筹到了这笔钱。可是到了拍卖前夕,房子主人却反悔了,自己筹钱把房子赎回去。现在想想,房子主人的做法是很正常的,自己家的祖屋谁也不想在自己的手上弄丢了。我把这7万块钱存到银行,就去同德乡六桥小学去支教,将房子的梦暂时搁置起来。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就和一位同去支教的教师沿着公路散步,天黑后回宿舍。乡村的夜宁静,适合阅读。我于是用阅读打发时间,每次散步回来就翻阅那些迟到了好几天甚至上十天的报纸。我感谢那些文字,我后来在这些迟到的文字上,遇到了我现在的房子。

我继续骑车往前。计生委后面的小巷,有一家昊州米粉店。店门很小,大约有10个平米。走廊下摆着简易的桌椅供人们吃粉,坐着头碰头、腿碰腿,而等待吃粉的队伍却延伸到了门外。在宜州,看一家米粉店好不好吃,要看老板或老板娘够不够厉害。如果老板娘够横,再加上店面又小又破,那么这个小店就能列入宜州好吃米粉排行榜了。宜州的吃货一般都好热闹,不熟的一般专挑人多拥挤的店进。进得门来,别说点什么米粉,想挤上前去都费劲,好不容易排队到了,赔着笑脸刚想指指牛肉、隔山肉,突然发现老板娘脸色不对:“谁让你坐这儿了?这位子有人等半天了你晓得不晓得?起来!起来!”一屋子的食客都见怪不怪,继续吃米粉。冒犯了那个座位的食客,看了看前面排队的人群,默默咽回了自己的脾气,乖乖地站起来听候发落。宜州人才不在乎会做好吃米粉的老板娘的脾气,假若吃宜州好吃米粉,也算是忍辱负重的人生,那也是充满乐趣的人生。

我加入米粉店排列的队伍中。在我前面估计还有七八个人才轮到我,我的身后队伍不断地壮大。对于吃货来说,等待美食无疑是一种享受。煮粉的老板娘大约30多岁,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吃什么粉?圆的、扁的?”煮粉的案台上,有好多配料供食客免费食用,炒好的酸菜、蕨菜、榨菜;腌制好的鱼腥草、萝卜干及花生米、油锅黄豆。辣椒品种就有五六种。这里的米粉,一两鲜肉粉4.5元,也许是目前宜州价格最低的,过完2018年就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价了。这里除了米粉、还有面食和粥。这家米粉店,在这里开了十几年了,食客也都是老食客。这里的早餐,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吃了这里的米粉,不感到口干舌燥,不着急想喝水。

穿过小巷就到庆远镇县前街。在小巷和县前街的交汇处,有家粉店叫留宗粉店,和昊州米粉店一样每天在这巷口经营米粉生意,在我起不来床,不想上班的日子,就喜欢上她家吃粉,原因很简单,米粉店里经营的是两个五六十岁的阿姨,一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挽着个发髻在后脑勺上,穿着合身的旗袍在为大家煮米粉,另一位剪着干练的短发穿着合身的旗袍,在收拾桌上的碗筷,两人配合十分默契,让人看着精气神十足。夏天的中午我最爱到她们家吃凉拌粉,不仅味道好,而且叉烧很多。在许多次的媒体接待中,我都会和上级媒体记者朋友提到这两位卖米粉的阿姨,让他们都有着品尝宜州米粉的冲动。

县前街原来是庆远镇的一条老街。街道两旁都是竹筒房,房子像火柴盒。沿街门面里是各式各样的商品,小小的街道只能容一辆车子通行。这条街经常堵车,虽然是单行线,但有些住户老在门口乱停车子,是堵车的最主要原因。几次晚上下班,刚好又是接小孩的高峰,堵得水泄不通,庆幸自己骑的是电单车,不然就得要在这段路上耗上一个晚上。出了这条50米的街道,就到庆远镇城中中路101号——我上班的地方。

庆远镇城中中路101号,原来是武装部大院。武装部搬迁到新的办公地点后,我们单位就搬迁来到这里上班。上班第一天,一楼的大门没有录我的指纹,不能开门上楼,悻悻地在楼下参观这座大院。它是那么的陌生,以致我要用11个月的时间来熟悉这座大院。初醒的阳光越过大院高楼洒在停满的车子上,我在二楼的走廊上俯视着它,它是那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让人精神焕发,感到身上有无穷的力量。有时我们从扶贫点赶回大院,看见院子里只泊两三辆车子,院子空荡荡的,就像此时我们的肚子一样。华灯初上,四楼会议室门口是大院的最佳欣赏地点。居民楼的灯光透过窗帘照到地上,满院上空飘着饭菜的香味。都说喜欢做饭做菜的人,特别热爱生活。这座大院里住的一定都是热爱生活的人,要不怎么会让人感到热气腾腾的生活。子夜的大院,是最柔和的,像母亲的手轻抚我们的额头。记得那晚,我和文兄、温副三个人还在为赶第二天早上急用的材料绞尽脑汁,等我们三人将第二天所需材料整理完毕,关上电脑和电源,关上办公室的门时已是凌晨3点。在二楼路灯柔和的光线指引下,我们走出走廊,走下楼梯。夜,使这时的大院异常的安静、异常的柔和,似乎将我们身上的疲惫揉碎,我不忍启动车子回家,生怕打破大院的宁静,惊扰大院那甜甜的梦。

2018年12月27日,我们撤离工作了329天的庆远镇城中中路101号,搬迁到广电中心大楼上班。在这里,我迎来2019,迎来新的开始、新的环境、新的任务——新的一天已经开始。

致2018的每一天

林秋妮

新闻推荐

凤凰涅槃的宜州三厂吴运恪

多次想去宜州三厂,即三妹夫正在建设和经营的企业看一看,只因工作太忙而一直未能成行。去年十二月初应世德同学再三之邀,终于...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