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生态美 换来百姓富——宜州区推动“河长制”工作有亮点有特色 林秋妮
龙洲岛晨韵。
▲宜州举办“与水相伴 与梦同行”校园山歌活动现场。
▲小小“刘三姐”传唱有关环境保护的山歌。
▲国庆期间,游客们在世外桃源景区拍照。
▲团区委组织青少年及家长清理六坡水库垃圾。
刘三姐镇小龙村全貌。
▲工作人员在下枧河六妹村拆除涉河违章建筑。
“江河湖库要保护,不乱采养搞建筑;河道污染排查好,水生态好住舒服。”……
近日,在宜州区中山公园里,山歌声此起彼伏,围观的群众也越来越多。“你看,他们唱的歌词都是即兴创作的,句句不离推行河长制工作,真有意思!”一位老大爷称赞道。
近年来,该区通过采取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深化监管,织牢水源保护“安全网”,抓好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等举措,推动河长制全面建立、落地见效。据了解,该区2012年被评为广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示范县,2015年被评为广西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
目前,宜州境内水系发达,有大小河流141条,主要河流有龙江河、东小江、小环江、六坡河、洛寿河、奇庚江等,其中,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29条。
山歌唱响爱河护水旋律
“水是万物生命源,上至天空下至地,万物生长难离水,保护水源我做先。”“污水乱排受污染,垃圾莫倒江河边,国家水源要保护,人人要懂意识先。”
近年来,在当地的山歌里,传唱着爱水、护水的知识,宣传共同参与河湖保护工作的思想。没有“高大上”的宣讲,没有生搬硬套的说教,平易直白,乡亲们听得乐呵、笑得开心,一声声听在耳里,一句句记在心上。
该区每个乡镇开展保护水资源山歌比赛,宣传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加强政策解读,广泛宣传引导,引导群众共同参与河湖保护工作。在当地中小学校开展“水素养教育”山歌比赛,让爱江护河理念进校园进课堂,让中小学生从小养成爱江护河的良好习惯。
同时,山水秀美的景色和宜居的生态环境来源于地方领导的重视和千百年来宜州人对于环境的保护。在龙江北岸的宜山庙石壁和龙江街老码头,至今仍保留有清代宜州地方官府根据民众请求而颁布关于环境保护的告示碑刻。此外,在当地传唱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山歌更是数不胜数。
护水惜水形式多种多样
“爱水护水新观念,保护国家水资源。生态和谐环境美,创建宜州好家园。”近年来,宜州通过报纸、网络、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河长制工作,加强政策解读,广泛宣传引导,提高全民爱水、亲水、节水、护水意识,引导群众共同参与河湖保护工作。
建立河长制社会监督体系。聘请“社会监督员”对河长制工作进行监督,接受群众监督投诉。开展特色活动,组织开展“清美河流”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将河道清理保洁责任分解到各乡镇及有关单位,要求部门落实职责,对所负责的河道进行垃圾清理和保洁,建立垃圾统一收集、运输、处理的转运机制。
开展“青少年爱江护河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各中小学校参与部分河流河段监管工作,让中小学生从小养成爱江护河的良好习惯。在中小学校开展“水素养教育”活动,让爱江护河理念进校园进课堂。
拨付420万元开展河长制工作
“要想喝酒先买壶,要想治河先治污;河道垃圾治理好,水更碧蓝地更绿。”
自去年启动河长制工作后,该区明确各级各段河长509人,覆盖河流299条。目前,当地已经完成江河湖库名录成果汇编、一河一策方案等,构建区、乡、村三级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今年上半年,该区区级河长开展巡河33次,乡级河长开展巡河1346次,村级河长开展巡河2562次。
落实河长制办公室办公场所和专职工作人员。截至目前,该区安排经费20万元用于河长办办公经费及江河湖库名录调查费用;拨付70万元作为该区江河湖库名录调查经费;拨付150万元用于该区河长公示牌建设;拨付180万元用于该区“一河一策”方案编制。
织牢水源保护“安全网”
近年来,一些人盯上江河湖库,非法采砂、非法捕捞行为猖獗,甚至在江河湖库管理范围内存在非法建筑。自河长制实施以来,该区加强巡河力度,对涉河非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有效遏制涉河违法行为。今年以来,该区组织相关部门对土桥水库网箱养鱼、下枧河网箱养鱼、下枧河六妹村涉河违章建筑、龙江河非法捕捞、下枧河祥贝段非法采石场、龙江河怀远段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整治。截至目前,该区组织3941人次开展巡河工作,查处各类涉河违法行为7起,收缴电鱼设备5台,清理各种拦河抬网、地笼40余张。
在治河过程中,该区结合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下枧河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带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今年以来,该区多次组织各乡镇及各有关单位,对负责的河道进行垃圾清理和保洁,减少垃圾对河流流域的直接污染。
目前,该区各乡镇均出台了保洁制度,开展河湖日常保洁和河道垃圾清理,取得了良好成效。据统计,自启动河长制工作以来,该区共有5万多人次参与河道清理保洁活动,聘请保洁人员2127人。
当地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目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以上,龙江河、下枧河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Ⅲ类水质标准。绿色、环保、健康的发展理念,为下枧河两岸民居带来了荣誉和新的发展机遇。安马乡木寨村等2个村、祥贝乡古文村罗村屯等4个屯被列为2016年度“美丽广西”乡村建设贡献奖名单,刘三姐镇小龙村入选国家住建部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名单。
抓好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河道垃圾、杂草清理掉后,看起来舒服多了。”在下枧河河道附近经营饭店的李先生说,清理垃圾不仅要靠政府努力,更要靠大家自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才能让沟渠长久畅通干净。
近年来,宜州不定期开展龙江河流域污染源头排查工作,不断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行雨污分离。实施的东小江流河社区河道整治工程、中和河三合社区河道整治工程以及合林河屏南乡、三岔镇河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共投资超过2亿元。同时,在城区铺设了5000多米的污水管道,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经检测,目前,该区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同时,组织9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治理河道27公里,提高了两岸抵御洪灾的能力,减少洪灾引起的水土流失,改善了河道风貌及沿岸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建设环境。
呵护碧水清泉换来百姓富
去年,在水利部宣教中心和中国水利报共同举办的首届“寻找最美家乡河”大型主题活动中,下枧河高票当选“最美家乡河”。宜州参加“最美家乡河”的评选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激发干部群众爱江护河的热情,助推河长制向纵深发展。
目前,该区抓住下枧河被评为“最美家乡河”这一契机,全力推进景区建设。通过提升改造,把下枧河建成宜州旅游的形象之窗和旅游产业的龙头,进一步打响下枧河旅游带和刘三姐文化旅游品牌。在继续做好下枧河生态环保工作的同时,结合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乡”为基础、以“游”为龙头,全面推动宜州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姐故里百花开,城乡处处是歌台;山清水秀人更美,唱着山歌等你来。”近年来,宜州依托龙江河和下枧河流域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目前已拥有国家级4A旅游景区2家,3A级景区4家,年接待游客数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5亿元。旅游业已成为龙江河和下枧河流域各族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
“大家还继续努力,确保至2020年,宜州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水域岸线得到合理利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水域面积总体保持稳定,防范出现黑臭水体,水生态持续向好,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江河湖库管理保护目标。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与全民共享,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宜州区委书记翟红玲说。
“这里河满歌,这里歌成河”。“歌仙”刘三姐故乡的每条河都是会唱歌的河。“歌因水而美,人因歌而乐;山因水而秀,人因水而活。”宜州的碧水清泉流淌着“刘三姐与阿牛哥的故事”“古镇千年的传说”“富硒山泉”……它们将流出广西,流向世界。
本版图片均由宜州区宣传部提供。
新闻推荐
宜州讯近年来,宜州区庆远镇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精准管理搬迁贫困人口,确保贫困户“能搬出、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