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民间手工月饼:一样的中秋,不一样的乡愁本报记者 王 卓

河池日报 2018-09-20 08:50 大字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每年的这个时候,“月饼”作为一个热词,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市场上热销的商品。

曾几何时,市场上的月饼以贵为荣,以包装精美为佳。人们在选购月饼的时候,常常只选“贵的”,喜爱“美的”,而忽略那些带着浓郁的人情味和乡土文化气息的民间手工制作月饼。还好,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在乡情乡味逐渐回归的今天,传统工艺的月饼开始重新回到人们的中秋佳节当中,成为人们祭月和家人团聚时共享的必备美味之一

传统的工艺,最浓的乡愁

中秋佳节,自古有之。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到了唐代,祭月、赏月、玩月的风俗更为文人雅士们重视,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说法。北宋京都的中秋夜,满城人家都要焚香拜月说出心愿。而从南宋开始,民间就以月饼相赠,取“团圆美满”之义。因此中秋又叫“月夕”“八月节”。当人们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亲人团圆,是一定要吃月饼的。在月饼还没有发展到机器加工的年代,手工制作成为人们吃到月饼的重要手段。因为手工制作速度慢、产量少,很多时候,制作的月饼仅仅够自己一家人享用。因此,在过去的岁月中,河池的很多农村中秋节的月饼,都是各自家庭制作并自用的。正因为这样,一家人坐在皓月下,一起品尝父母亲手制作的月饼,那种味道,已远远超出了月饼本身的美味。那种感受,是亲情的凝聚,是乡愁的宣泄。

当然,很久以前的宜州怀远的那些外乡人除外。

他们没办法吃到家人亲自制作的月饼。他们当中的许多人也没办法跟家人一起过中秋。他们只能购买怀远当地的手工制作月饼,寄给远在他乡的亲人。和月饼一起寄走的是一份相思,几许乡愁。

因为,他们都忙于寻找商机,忙于生意。

那个时候的怀远,是他们的生财之地,是他们发家的地方。

很久以前,怀远就是繁华的商品集散地,许多外地商人就是怀着“赚大钱”的心态远离家乡,聚集怀远。正如《宜山县志》记载的“怀远为粤、黔商贾都会……盖地据形胜,百货所聚也。”大约从清道光年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怀远曾有百余年商贸繁荣的历史。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常常因为业务繁忙而无法及时归家。巧遇中秋的时候,他们就会买下怀远的月饼,寄给远在几百里甚至上千里之外的家人。为确保路途中月饼不烂坏、不破碎,他们就让饼家制作比较坚硬的月饼。为了迎合市场,怀远的饼家就做出以大米粉为主料的月饼。因为大米粉中加入了花生、白糖、芝麻、核桃等,怀远的白月饼吃起来味道非常可口。如今,岁月已经流失,怀远当年的繁华已不在。但怀远的白月饼制作工艺却流传了下来。每年中秋节,怀远人的祭台上,都摆有各式各样的白月饼。这些白月饼上,画有“嫦娥奔月”“长髯关公”等人物,还有的为花好月圆、年年有余等吉祥图画。

2015年中秋节,怀远镇史记老牌传统月饼坊8名民间工匠还历时10个小时,制作了一个直径2米的民族传统美食手绘“白月饼”,重达200斤,成为这一年怀远万人赏月活动最为耀眼的明星。

怀远白月饼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保证白月饼口味纯正,饼家会对配料的重量和比例进行严格掌控,并进行精确计算。经过原料的称重、搭配、搅拌、模具成型、手工碾压等工序,白月饼所需原料全部放进模具内碾压完毕,白月饼制作部分结束。接下来是在白月饼上画画。

近年来,宜州市加大了对白月饼等传统手工制作食品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把其作为民族文化传统来传承和弘扬。“白月饼”因其亲民的价格、独一无二的“民俗味”,成为当地群众中秋节时的追捧佳肴,并远销南宁、柳州以及贵州、云南、重庆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月饼模子,刻着中秋文化的道具

民间制作手工月饼,必须要用模具。在河池农村,制作月饼的模具,一般都是用坚硬的木头制作而成。根据要做的月饼的大小,找来合适的木头,晒干之后锯成一块块几十厘米长、十几厘米厚的板子。然后,在板子的一头挖出一两个不同的小坑,坑底雕刻各种图案,月饼的模具就做出来了。一般情况下,月饼的模具都分为上下两块,制作月饼的时候,把调好的大米粉及各种配料放入下面的模之后,装上上面的模,然后用力压,一个月饼就形成了。

在河池的大部分农村,月饼模雕刻的图案种类比较多,有各种花的图案和各种动物的图案,还有喜庆、吉祥等文字。无论哪种形式的图案,都体现着一种祝福与美好,也体现着当地的民风民俗。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介莫拉立屯的王义家里,就有几个看起来有一定年月的月饼模。王义告诉记者,他这几个月饼模是用橡子树做成的,已用了几十年。记者拿在手中认真看了看,发现其中一个模具坑底雕刻着一个双喜文字图案。王义说,这个模具是专门为那些订亲结婚的人家做月饼用的。而另外几个月饼模具,雕刻的图案有菜花、菊花等,这些模具做的月饼就是中秋节一家人食用的。

原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校长罗伏龙先生告诉记者:“月饼模子当中的确包含了很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它们的图案大都以祈求吉祥如意,向往福寿康宁,讲究多福多寿多子孙,避免灾难祸端为主题。此外,由于手工艺人的手艺高超和设计精巧,很多模子不仅图案寓意美好,而且做工也非常精美。”

一般而言,不论是制作月饼模子的手工艺人还是购买使用模子的普通民众,他们又常常“赶时髦”,喜欢在月饼的模子上记录时代变迁过程中的人和事,以及一些典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月饼模子不仅有丰富多彩的中秋佳节民俗文化,而且还有沉淀在民间百姓生活中的社会观,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罗伏龙先生说。

新闻推荐

说普通话 写规范字

宜州讯9月14日,宜州区实验小学举办了“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华夏文化五千年,字如画来音如歌;壮娃来当传承人,推普活动...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