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时代学生的道德教育□ 唐 钧

河池日报 2018-09-13 11:36 大字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学生通过互联网认识了世界的博大精深,但“网上垃圾”也开始日益侵蚀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这给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新的课题、新的任务。

一、网络“负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

1.色情信息。色情信息不仅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极大危害,对德育的冲击也最大,这类信息是学校和家长最为担忧和闻之色变的。对处于性朦胧和性骚动期的青少年而言,无论是误击还是“寻寻觅觅”进入色情网站,只要沉湎其中,身心健康都会受到严重摧残,甚至诱发网络和社会行为失范。

2.暴利信息。网络上的暴力电影、暴力游戏比比皆是。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表明,近几年来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逐年上升趋势。专家们指出,暴力文化是毒害青少年的根源所在。例如,青少年所沉溺的网络游戏看似一种游戏,然而其中充斥的暴力色彩和物质诱惑,致使许多青少年误入歧途。

3.极度虚幻和歪曲的内容。有些国家利用自身先进技术、传媒优势,进行“文化侵略”,争夺我们的下一代。有些极力宣扬西方的价值观,极力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肆意歪曲和否定历史,刻意诋毁我国新时期的方针、政策,恶意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这些不良信息有很强的欺骗性,对于青少年来说影响和危害极大。

二、挑战网络时代,让道德放光芒。

首先,正确引导。网络时代学生上网活动不可逆转,学校在对待学生触网的问题时,不能简单“禁堵”,应进行“疏导”。例如,学校应利用集会、班会、墙报等多种形式,进行正面引导,将网络道德渗透其中;通过主题班会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对上网的正确认识;组织德育教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与触网学生交朋友,在取得对方信任的基础上做好思想工作;开设讲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搜集迷网受害典型,议案说教,提高学生网上识别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

其次,创设条件。笔者发现,有的高中生因为上网耽误学业,其中有很多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为什么呢?原因是过去农村条件差,没有网络设备,很多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几乎为零,他们缺乏健康上网的方法,又对网络充满着好奇。当他们来到网吧林立的城市读书时,一上起网来就一发下可收拾。如今,现代远程教育使农村的中小学生也能共享城市网络信息,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因此,我们应利用信息技术课、活动课、科普课、思品课,让学生走进网络教室实际操作。特别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讲授上网的常识,教会学生正确的上网方法。同时,在互联网上建立校园网站,使德育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点击到丰富又健康的网络知识。

再次,过滤信息。网络信息管理是个系统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齐抓共管。首先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对网络信息做好防范,强化监控,过滤虚假、有害信息,惩治网上犯罪。学校和家庭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当好“把关人”,把那些对学生思想产生消极影响的信息过滤、消灭在萌芽状态,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信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三、应该主动指导孩子们如何去接受网络的挑战。

其一要加强青春期教育,提高自制力。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只有抗拒诱惑,你才有机会做出高尚的行为来。”面对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在认识、行动、情感、意志力上,对“色情信息”诱惑力缺乏自控,容易成为“网恋”的俘虏。我们可以通过“知识武装法”“理想鼓舞法”“自我暗示法”“情感交流法”等,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以适当的性教育、反面警示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使他们自觉地调节和控制欲望,培养健康的人格。

其二,要加强道德法制教育,提高意志力。青少年学生属于道德意志薄弱群体,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和影响,容易发生不道德行为。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坚持遵守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增强法治观念,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其三,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评判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互联网的发展变化是一个迈向开放、多元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对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冷静、理智,并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的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

(作者单位:宜州区第一小学)

新闻推荐

宜州“三注重”营造 良好信访举报氛围

宜州讯为适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信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宜州区纪委监委进一步加强举报平台建设,制作了“清风宜州举报二维码...

宜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