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地名普查工作“落地开花” 下一步将开展《宜州地名词典》组稿、行政区划图制作等工作
图为祥贝乡祥贝社区九重屯的地名标志,带有刘三姐文化元素。莫家玲 摄
宜州讯近日,宜州区负责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工作人员正按照国家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核验反馈情况进行整改。同时,下一步,该区将开展地名普查档案整理、《宜州地名词典》组稿、宜州行政区划图制作等工作。
据了解,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于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开展,其主要任务是调查地名基本情况、规范地理实体名称、设置地名标志、开发应用普查成果、建立各级地名普查档案及动态更新机制,实现地名普查档案的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等。
近年来,该区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去年,宜州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以95分的成绩通过了河池市级的检查验收;以91.40分的成绩,通过了自治区级的检查验收,被推荐为第一批上报国务院复验审核的县(市、区),成为河池市地名普查标兵。
高度重视,确保工作不走偏差。该区明确了地名普查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法,细化工作环节,分析提出工作的重点、难点所在。区划地名股的人员都做到提前介入,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使地名普查工作得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加强管理,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宜州区制定《宜州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质量管理规定》,对地名的历史沿革、地名含义、来历的内容重重审核,做到地名历史沿革真实有据、地名来历含义解释清楚。该区技术服务单位自主研发地名普查外业数据采集软件,实现了全数字化外业采集,提高地名普查的位置精度及工作效率。利用无人机对该区重点旅游景区景点、标志性建筑物、重要地理实体、单位进行航拍,建立了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制作标准规范的地名普查成果。该区上传了1935条的壮语地名音频文件、7513条的地名属性信息和16200张图片到广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与管理系统。
高规格、高标准设置永久性地名标志。地名标志体现一个地方的地名文化,宜州区民政局以追求完美的态度把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当成一项“亮丽”工程来抓,体现刘三姐文化特色,从设计、定稿到招标、选点,作成了河池乃是广西最具特色的地名标志。
严要求、慎重开展重名地名标准化处理。宜州区共有重名的自然村172个,因为村名涉及到群众的身份证、户口簿等证件,同时还关系到群众对地名的感情因素,政府强行更名的话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宜州区在处理重名地名工作中坚持“名从主人”的原则,下到各个乡镇组织相关村委干部、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征求群众对更名的意见和建议,然后由村委、乡镇政府审核。经过层层把关,今年7月,宜州区人民政府下文同意对26个重名的自然村进行更名和标准化处理。
据统计,经普查整理,该区共收录各类地名7513条。其中行政区域22条,非行政区域760条,水力、电力、通信设施559条,陆地水系80条,陆地地形1130条,交通运输设施646条,群众自治组织217条,居民点2823,纪念地与旅游景点88条,建筑物38条,单位1020条。(林秋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东风通讯员石国驱摄影报道)伴随三姐的歌声,追寻徐霞客足迹;读山品水,开启刘三姐研学之旅。8月12日晚,由宜州区委...
宜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