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守护安宁 造福百姓 河池市创新平安建设工作纪事

广西日报 2017-12-27 07:14 大字

本报记者李贤通讯员梁正满

平安是福。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是评判平安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今年以来,河池市以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为导向,多领域广覆盖深化平安创建,取得了显著成效。最近,该市荣获“2015-2016年度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市”荣誉称号,这是继上个年度之后再度蝉联。

科技引领政法便民

“我的摩托车装有智能报警器,丢失报案两个小时公安就帮忙找回来了。”家住宜州区城东的周先生很满意现在公安机关的破案速度。

这是河池市自主研制的区内首个“一张图”警务指挥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取得的成效。“一张图”就是运用现代科技建立信息化勤务管理平台、实现多警种立体作战的系统,包括点对点对讲可视语音系统、天网视频监控系统、信息化勤务管理平台、一键式应急报警防盗系统、平安城市智慧管理系统、公交出租车管理系统等,六大系统连成一张大网,守护一方百姓安宁。

“我们坚持把现代科技运用作为政法工作智能化的引擎,健全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积极打造‘智慧政法\’”,河池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光华说。近年来,该市注重以科技为核心,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目前,河池市已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建立了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形成“信息联通、力量联合、警情联动”的110社会联动工作机制;以“天峨经验”为蓝本构建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得到中央综治委的充分肯定……

综合防控百姓心安

人人需要安全,人人祈求平安。能否有效防范、坚决遏制违法犯罪,是衡量和检验平安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面对这一课题,河池各地“防”字当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走在天峨县各村屯田间地头,时常能看到身着迷彩服、臂戴红袖标的“六大员”的身影。作为人民调解员、治安信息员、法制宣传员、交通安全员、义务消防员、抢险救灾员,他们四处巡逻防控,帮农民排忧解难、调处纠纷,成为一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生力军。

“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模式是河池市首创的政法品牌,今年,各县结合实际,将该品牌进行升级,搭建起全新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的大网络。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创新的“1+2+n”警务模式、大化瑶族自治县开展的“户户联建、物技联防”模式、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建设的“农村信息化管理系统”等,让各类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

河池市积极健全群防群治组织,不断夯实基层平安建设基础。目前,该市建立群防群治组织1823个、农村治安中心户1.7万户,落实治安联防队员2.1万人。同时,搭建村级接访、干部下访两个平台,把信访疑难问题化解平台前移到村,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信访总量逐年下降。

司法扶贫造福百姓

不久前,南丹县法院审理一起“持枪狩猎”案件,考虑到白裤瑶民族“持枪狩猎”的传统习俗,法官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涉案的被告人(18名立卡贫困户)予以减轻处罚或免予处罚,依法采取社区矫正的方式进行教育改造,并及时回访帮教督促其矫正行为。

去年以来,河池市委政法委统筹全市政法综治部门力量和执法司法资源,以服务保障全市建档立卡的69.1万贫困人口为重点,在政法系统创新实施司法扶贫行动,严厉打击涉贫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力地维护了贫困群众合法权益。法院系统开展“集中执行月”“涉贫案件执行月”等专项行动,涉贫诉讼案件结案率97.3%,涉贫执行案件率98.9%;检察系统实施“司法扶贫·预防职务犯罪邮路”行动,查办涉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59件83人。

新闻推荐

欠钱不还将被拘 朋友筹钱帮还债

宜州讯12月17日,星期日,宜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全力冲刺,确保今年年底结案任务顺利完成。“感谢法官为我追回了血汗钱。”当天中午,申请执行人何某从执行干警杨培兴手中领...

宜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