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朋友圈晒书就是“装”吗?□ 明俊

河池日报 2017-08-08 09:34 大字
 

家住金城江区的覃航是广西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平素喜欢阅读的她,几天前在朋友圈内发布了这样一条动态:“用3天时间看完了一整本《1Q84》,真是一本比想象中要有趣的书。”在评论区里,一个和她关系不错的同学的留言却显得特别刺眼:“别装了,这么厚的几大本书,你真的能看完吗?能看懂吗?”

覃航看着评论十分生气,几分钟后,她忽然有些理解了同学的质疑:随着移动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电子产品操作得越来越顺手,能坐下来读完一本书的能力却似乎越来越低了。

覃航说,她读高中时,班上有个图书角,一下课就有好多同学围在一起看书、聊天,每本书都被翻到泛黄卷边。上大学后,身边的同学手头宽裕得多,很多人照着书单一买就是十几本,但新书直到落灰了都没被翻开过。她曾和一些大学同学结伴去图书馆看书,发现同学往往还没坚持到半个小时就开始刷起手机来。

一次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小调查:“班上同学平时有看课外书习惯的请举手”,一大半同学举了手;“能坚持看完、看懂一整本书的同学请举手”,一大半变成了一小半;最后“真心喜欢看书的同学请举手”,只剩下覃航一个人。

覃航还在网上发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朋友圈晒美食都是赞,晒读书都是回复在“装”?点赞数最高的回复是:物质类的东西不管该不该晒,晒出来多是实实在在的;精神类的东西一不该晒,二也晒不出任何实质。而且晒读书多半出发点是为了表明“我很文艺哦”。

家住宜州区的大学生王迪,也曾因为一张发在朋友圈的读书照,被朋友取笑了好久。一次,他和女友去小区附近的书吧闲逛,女友拍了张他托着眼镜看书的照片,他觉得意境不错,顺手就上传到社交网络,没想到留言全是这样的风格:“摆拍得不错”“拍好后赶快把书还给人家老板”。

后来他才发现,这家书吧是当地有名的“文青拍照圣地”,一些网友还在网上分享拍照心得:要拍出一张上乘的读书照,除了拍照的姿势要讲究,读什么书、封皮什么颜色这样的细节都得注意。

于是,朋友圈里,“爱读书”的文艺青年往往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一般:总是坐在一个靠窗的或角落的位置,灯光的色调要暖,桌上必定搁着一杯咖啡,手上的书越冷门越好。

经过几天的纠结思考,覃航最终还是将对那本诗集的感悟重新发布了。“即使被说成装,我觉得在朋友圈晒书也比晒鸡汤、晒吃、晒玩要有意义得多。”

新闻推荐

河池3年完成342项改革任务2017年部署的204项改革任务正在积极推进中

本报讯(记者蒋宽)日前,记者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上获悉,2014年以来,河池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相关决策部署,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紧扣目标任务、迅速积极行动、采...

宜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