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04%到62.37% 广西森林覆盖率70年大增近3倍
我区动员全社会力量大种树,每年义务植树近1亿株。图为南宁市小学生参加3·12义务植树活动。雷超铭/摄
本报记者袁琳通讯员李巧玉黄周玲尹承颖
1952年,黄温利、黄秀莲夫妻二人与26名年轻人来到刚建起的高峰林场时,到处都是荒山野岭,场部只有一间破烂泥土房。
为了绿化祖国荒山,28名年轻人在陡峭的“大高峰”山顶安营扎寨,住的是茅草棚,睡的是木头架子,吃的、用的全靠肩挑人扛。
如今,黄温利、黄秀莲这一对“全区劳模”夫妻的青丝变成了白发,而曾经的荒山却披上了绿装。
70年来,广西始终坚持不懈大种树,出台并落实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造林灭荒、绿化达标、“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等重大行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定不移推动植树造林工作,森林覆盖率从1950年的16.04%增长到2018年的62.37%,成就了今天的绿色壮乡。
一代接着一代大种树
广西地处我国北回归线“绿带”,林木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林木综合生长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非常适合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全区森林面积达2.22亿亩;林地面积保有量超过2.4亿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7.6%,是耕地面积的近4倍,人均林地面积超过4亩。
进入上世纪80年代,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接着一代干,换届也不停造林步伐。尤其是21世纪后,广西大力实施珠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推进“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和“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村屯绿化专项活动,使植被生态质量持续好转。近10年来,全区每年植树造林稳定在350万亩以上。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经济林树种造林面积占造林总面积的60%以上,创建了9个国家森林城市。
得益于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天峨县喀斯特石漠化山区披上绿装。2018年底,天峨县森林覆盖率达81.5%,土壤水源涵养能力大大增强。
全区在开展“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的过程中,将“村屯绿化”列为三个专项活动之首加快推进。据统计,全区共完成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建设任务1.005万个,占任务1万个的100.5%;一般村屯建设任务12.5万个,完成率100%。活动累计投入资金21.22亿元。全区共种植各类苗木2725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6万多亩,完成14万株古树名木的普查和挂牌保护,全区村屯绿化基本实现全覆盖,为农村全面建成小康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生态基础。
全区林业部门将造林和管护有机统一,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坚持科学植树造林。大力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重要区域的树种结构调整,实施人工纯林改造试点项目,发展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油茶、核桃、坚果等特色经济林,培育大径材、无节材和混交林,营造花化彩化森林。全区重点生态工程营造乡土树种、珍贵树种、混交林比例从过去1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80%以上。
广西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日渐提升,全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42万亿元,相当于2018年度全区GDP的69.8%。据不完全测算,2017年度全区森林植被和土壤年固碳量达5851.1万吨,氧气释放量达1.2599多亿吨,全区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基本上被森林所固定。
爱绿植绿成为新风尚
“我来南宁工作生活已经10年了,每年都会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能为我的第二故乡增添一抹绿,感到非常自豪。”老家安徽的南宁市民叶欢说,2020年的植树节,他还打算带上自己的孩子一同参与。
动员全社会力量大种树是广西造林绿化的基本经验。“2010年以来,广西每年有约2500万人次参加各种义务植树活动,每年植树近1亿株,共计近8亿株。”自治区林业局局长黄显阳介绍,在村屯绿化活动中,村民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参与其中,形成全民造绿的“大会战”。
“尽管广西是‘小财政’,但在造林绿化上一直舍得投入。”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陆志星说,上世纪90年代每亩人工造林补助15元,而近些年补助提高到500元以上。2011年至2014年实施“绿满八桂”工程,自治区财政每年拿出4亿元,加上市县财政投入、造林业主及其他社会绿化资金投入,累计投入“绿满八桂”工程建设资金90多亿元。多渠道筹措资金,使造林绿化投入从主要靠政府转变为主要靠社会,形成多元化投入长效机制。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这一观念在广西深入人心,各地“爱绿、植绿、护绿”行为蔚然成风。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推进植树造林常态化、长效化。部分地区探索推广“互联网+义务植树”模式,设立“美丽西江·美丽北部湾”网络植树平台;还有的地方鼓励和支持适龄公民通过相应劳动量折算、开展抚育管理、捐赠绿化基金、认建认养树木、保护古树名木、参与绿化公益宣传等方式履行植树义务。
金名片收获绿色福利
“大规模植树造林使‘山清水秀生态美’成为广西靓丽的‘金名片’,也为因地制宜发展林业、林产和林下经济创造了条件,让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收获更多的‘绿色福利’。”黄显阳说,广西“八山一水一分田”,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大石山区,脱贫希望在林。全区林业部门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核桃、油茶、坚果、林下经济等特色林业产业,是为贫困人口提供“长期粮票”的主要措施。
造林绿化打造出的“绿水青山”为发展木材加工等第二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2018年,全区人造板年产量达4317万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8;培育了三威、高林、祥盛等全国知名品牌,广西成为全国重要的人造板生产基地。
林业产业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区集体林地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90%左右,是林农发展林业产业、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主战场。全区林产企业2.56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0多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60家,10亿元以上的12家,有力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全区发展特色经济林带动600多万林农种植油茶、200多万林农种植核桃;森林旅游接待游客量和总消费近几年增长了近10倍;各级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带动林农增收近10亿元;林业为农民年人均增收1600元以上。
自2016年生态护林员选聘续聘工作开展以来,广西累计利用各级财政资金11.85亿元,连续4年在64个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组织选聘续聘了3.74万名生态护林员,让14.3万贫困人口受益,户均年增收7800元。
截至目前,全区生态护林员管护总面积达6300多万亩。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对贫困户脱贫的平均贡献率达60%以上,真正实现了“聘用一人护林、带动一户脱贫”。2016年以来,全区林业直接带动50万以上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脱贫之路。
新闻推荐
新奥集团资助河池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2017年以来,累计捐赠1200万元
本报讯(记者邝文强通讯员刘亚刚)8月28日,“新奥助我上大学”公益活动在河池市大化、天峨、东兰3县高级中学同时启动,为即将启...
天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峨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