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在河池韦 煜

河池日报 2019-05-05 09:06 大字

100年前的5月4日,以青年为主体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并诞生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体现了青年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也影响到了远在祖国南疆的河池大地。韦拔群是受五四运动影响最早的代表人物之一。1916年,韦拔群发动家乡群众声讨复辟帝制的袁世凯。他招募青年志士百余人上贵州投入蔡锷领导的护国军,任新兵连副连长,参加讨袁战争。随后转入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到驻川黔军张毅军部任参谋。在川期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韦拔群在军队中接触了《新青年》《响导》等进步书刊,与一些进步的青年军官共同研究新思想,撰写揭露旧制度黑暗和支持革命的文章,并化名“愤不平”,把《新青年》《响导》等进步书刊多次寄给东兰友人,使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开始在东兰传播。

五四运动爆发后,宜山学生和群众纷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支持和声援北京爱国学生要求中国出席巴黎和会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爱国行动。还有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在学校里,深入农民群众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在农民运动的洪流中锻炼成长。桂林广西省立第二师范东兰籍学生韦青云,“五四”运动期间,任桂林市学生联合会会长,他亲自起草学生联合会宣言《敬告同胞书》,是桂林市响应、声援北京“五四”爱国运动的积极分子。同年秋,韦青云毕业回到东兰,在县立高等小学任校长,他积极向师生宣传“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教唱爱国歌曲,组织“学生救国联合会”和“学生自治会”,常带领学生到各地圩场作反帝反封建救国宣传,向广大劳苦大众、知识青年广泛传播民主、进步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河池的传播,唤醒了受尽苦难、在黑暗与死亡线上挣扎的各族人民,为河池农民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打下了思想基础,为中国共产党河池地方组织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新闻推荐

河池市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文艺晚会

本报讯(记者龙隆通讯员卢姿瑾)4月29日晚,河池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文艺晚会在市体育馆举行,荣获河池十大杰出青年的代表走上舞...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