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河池市接受生态葬人数逐年增加本报记者 龙招江 通讯员 杨霖波 文/图
图为百色市百福园墓地举行的首届公益性花坛葬活动现场。
随着绿色殡葬改革的推进,花坛葬、树葬、海葬等生态安葬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近年来,河池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为逝去的亲人选择生命最美丽的结局——溶于绿色,归于自然。据统计,2014年至今,河池市累计参加花坛葬活动的骨灰有85具,参加海葬的有200多具。
3月29日上午,伴随着浑厚低沉的音乐声,100位逝者的骨灰被缓缓置于花丛中,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随花入土。在百色市百福园墓地举行的首届公益性花坛葬活动现场,河池东兰覃先生的骨灰在此进行了花坛葬。覃先生去世后,遗体火化,骨灰由亲人蒙阿姨迁往百色市的百福园。
家住东兰的覃先生,是某乡镇的一位独居老人,也是五保户,一直没有结婚。生活中,覃先生的很多事都由弟媳蒙阿姨一家人照料。
2018年4月的一天,71岁的覃先生,不幸跌倒在家中的火坑,身体烧伤严重,被送进医院治疗一个月后,由于其他身体原因逝世,遗体火化后,一直存放在金城江区殡仪馆。
“哥哥逝世,家人刚开始也想将遗体运送回老家入土安葬。后听说河池市在推行生态葬,不麻烦亲人操办后事,又能让逝者入土为安。”蒙阿姨说,她听到这个消息后,与家人们商量时,刚开始也遭到家里个别亲人反对,但经过殡仪馆工作人员的介绍,大家都觉得花坛葬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所谓花坛葬,就是用花坛代替墓穴,将特制的可降解的骨灰盒深埋于花坛下,3个月内自行降解,与泥土、鲜花融为一体,让逝者归于自然。蒙阿姨说,选择花坛葬这种安葬方式,我觉得很有意义,既可以让逝者入土为安,又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据金城江区殡葬管理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这次活动中,参与花坛葬的100位逝者中,有34位来自河池。
“除了花坛葬,生态葬还有草坪葬、海葬、树葬等方式。”金城江区殡仪馆负责人介绍,由于河池市目前没有条件建设公墓,2014年以来,河池市参加生态葬的花坛葬,都在南宁和百色,而海葬则选择在北海。
据了解,2014年开始,自治区开展此项活动以来,河池市参与活动的家庭每年都在增加。2014年,花坛葬、海葬分别为10具、20具。今年,花坛葬上升到34具,海葬(重阳节举行仪式活动)截至4月1日,报名人数已达32具。据统计,2014年至今,河池市累计参加花坛葬活动的骨灰有85具、海葬200多具。
“公益生态葬受到的关注和参与逐年增多,说明市民对文明环保的新丧葬方式的接受和认可。”金城江区殡葬管理所负责人称,生态葬除了逝者能够享受报名点免费安葬以外,还有500元补贴奖励金给家属。今年的公益花坛葬报名时间已经结束,如果有市民对先辈的安葬选择海葬这方面意愿的,可打电话0778-2283848咨询报名,今年重阳节期间,将在北海举行海葬仪式。
针对倡导绿色殡葬,市民的接受和认可情况,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占六成市民表示愿意接受和认可,但由于河池市没建有公墓,无法实现就近开展花坛葬等生态安葬仪式。对此,有些市民呼吁:如果能在河池市建一个公墓,让逝者在“家门口”归于自然,会更“圆满”。
“开展这项活动旨在倡导移风易俗,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推行殡葬改革和节约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将继续推进殡葬改革,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尚,积极倡导绿色殡葬,生态文明殡葬,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林郁婷)3月31日,作为河池壮族三月三庆祝活动重头戏之一的2019年广西·下洛扁担文化旅游节,在金城江区保平乡下洛...
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河池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