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文学叫温情 兼谈卢俞州散文集《蹚过门前那条河》 韦克友
我写完散文《车流沉寂》,大约于3月1日下午,我在我所供职的H山庄洗澡间冲热水凉,突然收到我师兄卢俞州的电话,让我写一篇读书感受。啊呀呀,师兄赠我他的散文集《蹚过门前那条河》已近半个月,我只读了七十多页书。但我还是答应下来,于是废寝忘食、加班加点钻入这部散文集中。读罢集子,我慷慨击节,这只是234页的四辑散文,“苦楝树下”“路上轻尘”“来去之间”“夜的深度”,几乎篇篇可圈可点,可褒可扬,可赞可叹,都是可以怡人性情的。如果前三辑散文的“亮点”可以用畅快来概括,那么,最后一辑就可以用哲思来形容的了。读“夜的深度”的时候,我蜗居的窗外电线上栖息着一只小鸟,在愉悦地鸣叫,而我却听见自己的心跳。惊心动魄的声音啊!我在均匀地呼吸……
卢俞州的散文,达到了一个温情的高境界。
我所知道的卢俞州大概是这样的:
其一是喜好运动。这当然要推及1999年初春时节。那时候,我在河池师专(现河池学院)中文系就读,在学习课内功课的同时,我孜孜不倦,喜欢读课外书;也心潮涌动,喜欢登山和长跑。记得那天我正窝在宿舍读一本《魏晋玄谈》,突然收到一个电话——那时候每个宿舍都有一个墙壁电话——原来是师兄卢俞州约我登宜州的南蛇山。我照例穿上那套长久不洗的运动装,穿上那双也长久不洗的运动鞋,来到学校门口。我看见我师兄也换上了新的运动装运动鞋,即使在料峭的春风里也显得英姿飒爽。我们买了雪梨,就向南蛇山进发。在山顶休息,我们谈读书与运动,也谈写作与书法。这么多年过来了,卢俞州加入广西书法家协会,努力并精心创作,多出书法精品;而我写字只求工整、美观和大方,是书法的“门外汉”,不知这是否违背了我读中文系的初衷?违背我们是作家也要旁观斜枝的初衷?他对我说,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戒骄戒躁。我们的友谊就是在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鉴于这些事儿,他的散文时不时地写一些或穿插一些运动,有后劲儿,读了味道很足,让人跃跃欲试,令人忍不住想到足球运动场上跑他个七八圈呢。
其二是爱好美食。卢俞州在“南楼丹霞”群聊里曾对我说:你不喝酒——医师说喝少量酒有益健康。但我有“贵恙”,只吸烟,而对酒点滴不沾——所以写的作品乏味儿。他的话儿我报以赞成和肯定:我的文学作品不管什么篇什,总不耐心地谈一谈“吃的”这一块。正如作家王祥夫为卢俞州的散文集《蹚过门前那条河》写序:“作文有时候与烧菜差不多,大厨做菜是‘有味使之出而无味使之入’。一盘好菜,第一好是要其清鲜,第二好是要有回味。”长久以来,我追求的“文章味道”是料峭、苍凉、冷峻,以致我写《车流沉寂》,追求文章的“背后意思”是:车流平安入梦来!自己对自己苛刻如此,再也写不出什么新的作品。在卢俞州的这本散文随笔集子,单单看题目:《鸡鸣喈喈》《板栗的事》《一个初秋的早晨》《丫丫上初中的那一天》《休假,不远行》等等,平易近人,娓娓而谈,时不时结论于一句哲理的话语。卢师兄“吃面条”:“……面味浓郁,香。用油茶煮土面,其味道妙不可言,吃罢唇齿留香——茶香和面香,回味无穷,整个上午人特精神。”很古典的文字文学样子,又吃得这么“残酷”,我得向卢师兄求经学习。
其三是喜好求知。前年大年三十那天,我仍在H山庄上班,也刚刚是下班时间来到,我的师兄卢俞州即来电话,要我与他去踏青,去下枧河大坝看一看。经历了堵车等待的困难,卢师兄风尘仆仆来到山庄。在去大坝的过程中,因为水流的鸣响或者说水流的音乐般的弹奏,我点燃一支香烟,朝着音乐,信步而去。一路上卢俞州一会儿指着这草问这是什么?一会儿又指着那花问那是什么?我只顾吸烟,沉浸在香烟的迷醉里,一个也回答不上来。卢师兄都一一说了。我肯定卢师兄一定读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相聚愉快,但苦于时光走得匆匆。卢师兄没能吃上一碗米粉——镇上那条街几家粉店因为过节而早早地打烊——就匆匆开车走了。而只过了一天,我的手机便收到他的散文《山庄访克友》。卢师兄把他和我相处的过程写了,其间又融入了他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读之,我的心里有股温情弥漫开来,心头儿暖暖的。深入而浅出,卢俞州博学强识如此,不禁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我要说的当然还有很多。
就说我读完卢俞州的散文集《蹚过门前那条河》,掩卷沉思,再一次玩味他的作品题目:《走近一座小山包》《院子里的三双拖鞋》《油亮的扁担》,等等。朴素得再也不能朴素,却朴素之中见真情!再思考一下个人的生活,我决定走出孤独的书屋,走进阳光,走进生活和小鸟们的歌唱。按照那若隐若现的文章线索,我决定按照卢俞州的那篇散文《吃面条的那些事》,起个文题《吃蜂蛹的那些事》,而我的乡亲喜好吃蜂蛹,我经历吃蜂蛹的那些人或场面,关于吃蜂蛹的往事,也如同嘤嘤嗡嗡的蜂群,自我的脑际响起来,就让它们缠绕在我的笔尖甚至字里行间,像水一样汩汩流淌……
新闻推荐
广西河池市供销社全力抓好农资供应工作春回大地万物生,农民春耕备耕忙。为抓好广西河池市供销社系统春耕农资组织供应工作...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