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故事:我与艾滋擦肩而过石志韬

河池日报 2019-01-31 09:26 大字

图为工作中的廖洪兵。(廖洪兵供图)

一名护士给艾滋病患者打针时,不小心被带血的针头刺破手,医院及时给她进行了预防药物阻断治疗。在此后几个月时间里,她历经了药物反应和心理压力的双重煎熬……这是前不久在上海发生的一起HIV职业暴露案例,消息在网上传开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

“医生、护士、警察等这些职业,面临着较高的职业暴露风险。”河池市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苏海萍说。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苏海萍在感染疾病科工作近20年,每年都会接诊5例至6例HIV职业暴露病例。

河池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法医廖洪兵,就曾是苏海萍接待的就诊者。廖洪兵因工作关系与艾滋病毒有过多次接触,但四年前的那次,却是一次惊魂的遭遇,至今仍记忆犹新,心有余悸。

2014年11月的一天,还在休假中的廖洪兵接到上级指令,与同事一起处置吸毒人员死亡事件,在进行尸体检验过程中,发生了意外,针不慎刺中了廖洪兵的左手掌部位。廖洪兵强忍钻心的疼痛,继续坚持工作,配合同事把检验完成。当他脱下手上的手套,发现掌上的针眼已有血液渗出。当时,他们只知道死者生前是一名吸毒人员,是否患有艾滋病,不得而知。廖洪兵立刻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同时用电话向科室领导作了汇报,单位立即启动紧急救治“绿色通道”,联系医院给予最快的治疗。在河池市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苏海萍主任对该暴露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后,认为风险不是很大,但是也不完全排除感染可能,苏海萍当即给廖洪兵开了艾滋病毒阻断药物并要求进行血液检验。疾控部门也及时介入,对廖洪兵进行持续地监测。

当晚,廖洪兵一夜无眠,脑子里闪过无数念想。早在2000年,他在大学读书见习期时,就见到过一个吸毒并患上艾滋病的少女,她左大腿已经溃烂,骨瘦如柴。父母放弃了她,只有70多岁的外婆每天都来照顾她,境况凄惨。廖洪兵当时想,要是真的被感染了,就惨了……第二天,一个可怕的消息传来,这名吸毒者生前就是一名艾滋病患者!廖洪兵小心翼翼地把情况告诉了妻子,妻子抱怨他为什么不小心,要是出问题了,这个家怎么办啊?!不过,妻子更多的还是给予他安慰。“要是真的被感染了,我会一直陪伴你。”轻轻一句话,道出夫妻间相濡以沫的真情。

在服用阻断药期间,强烈的药物反应让他头晕、呕吐、腹泻,浑身难受,但他都咬着牙忍住。更难受的是心理上的煎熬,焦虑、不安、恍惚。由于压力大,晚上睡不好觉,短短几天,身子就瘦了一圈,精神上的折磨远远超越身体上的伤害,他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每一次去拿血检报告,他都犹豫很久才敢靠近那个夹放化验单的窗口,不敢去寻找写有自己名字的化验单,即使拿到手也迟迟不敢看一眼。心里就希望过去发生的那幕只是一场梦……事情发生后,单位对他很关心,通过“绿色通道”悉心做好体验安排,还让心理咨询师及时给他做心理疏导。幸运的是,他每次血检都顺利过关,经过几年的监测,市医院、市疾控中心一致下了“没有问题”的结论。

尽管在工作中目睹了很多生离死别的不幸之事,但亲历那场惊魂的遭遇后,廖洪兵仍有些思想动摇,一度产生离开公安工作岗位的念头。可每次看到扑朔迷离的案件在呼唤真相时,他仿佛又听到了无声的召唤,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继续奋战在公安刑侦最前线。

“我20多岁当警察,至今已有17年了,检验了数百具尸体,对10000多起各类刑事案件进行了DNA检验,侦破了许多刑事案件,虽任务繁重,但从不敢有丝毫马虎,因为检验报告上的每个数据都关乎真相,一字一句都有千钧之分量。”在笔者面前,廖洪兵开朗健谈,豁达阳光,谈话内容更多的是有关刑事技术破案的故事、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以及抓捕嫌犯的惊险过程。谈吐间,透出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与职业自豪感。

据了解,市公安局也发生了几次职业暴露的事件,多是公安民警在一线抓捕犯罪嫌疑人时被嫌疑人咬伤、被针头刺伤或在搏斗中受伤等,市公安局党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警察职业暴露问题,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相关规范制度,积极与相关医院建立了因公致伤致病的紧急救治“绿色通道”,解决了民警的后顾之忧。后勤保障部门为民警全面配备警务装备,政工部门也经常就有关职业暴露防范方面的知识进行全员培训,使得近几年出现警察职业暴露问题日趋减少,职业暴露问题也得到更好地解决。

苏海萍提醒,一旦发生HIV职业暴露,要对伤口进行及时、妥善的局部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如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0%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根据伤口情况选择是否包扎;被接触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对于具有潜在HIV感染风险的人员应在暴露后尽快(尽可能在2小时内)开始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预防用药具体方案应由专科医生制定。

新闻推荐

河池市领导看望慰问老干部、高级人才、困难职工等 问候传真情 关爱暖人心

本报讯(记者杨天宇)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育伟看望慰问退休干部黄大禹、王佳玉,给他们送去新春祝福。“身体怎么样?”“有...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