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田野,希望的田野□ 罗力玮

河池日报 2018-08-20 09:07 大字

从原先自产自“消”、仅够糊口果腹的粮食到现在的高附加值农产品,从之前散布孤村冷院的荒山野岭到如今繁忙兴旺、成果丰硕的产业基地,从昔日普普通通甚至尚未脱贫的乡民到今天的劳动模范、脱贫先锋、种养专业户、合作社股东……近期,《河池日报》记者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入屯户、访老乡,让人们从中看到河池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样的巨变,当然绝不如树长叶子那般自然而然,轻而易举。

自文明史开篇以来,农业就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无论布衣蔬食还是锦衣玉食,都须臾离不开农产品,离不开农业。然而若是说起农业的“上限”,谈到农村的发展空间,恐怕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看好。这样的“不乐观”也并非全无道理,农业靠天吃饭,产量不能无限提高,靠消费者的基本生理需求吃饭,需求往往也有限。更大的挑战是,经过祖祖辈辈的生产实践,贫困地区的农民往往已经最大限度利用了手中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从长期来看,可以说其地力已然穷尽,其产出也已最大化,想要更进一步甚至更进几步实在无异于赶鸭子上架。

一如记者所见,在脱贫攻坚中相当一部分“鸭子”已经“上了架”,细究原因就会发现,这些“鸭子”都长着“创新”的翅膀。这其中有的地方采用了新的作物、更优良的品种,有的地方则充分发挥了技术创新的作用。一些地方则在创新之路上走得更远,敢于试水对当地而言堪称全新的产业,或者把某项旧有的产业做大做精做强,做到之前从未达到的新高度。而另一些地方则注重“流程再造”,成立专业合作社,依托新的组织将农业生产规范化、集约化,显著提高了生产率,同时创新营销模式,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成功开拓了新的市场,让“丰收愁销路”成了过去式。

穷则变,变则通。事实说明,创新是最好、最长效的肥料,要在脱贫攻坚中啃下硬骨头,甩掉穷帽子,就必须在“变”字上做文章。当然,创新不等同于瞎折腾,两者是有区别的。纵观报道中那些成功的创新案例,人们不难发现一些共同特征:依托自身禀赋,尊重市场规律,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善于吸收利用外界资本、技术与经验……掌握好这些写作要领,才能写就一篇“创新驱动奔小康”的好文章。

如今,各地在脱贫攻坚中创新迭出,“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然而将视野放大到一县、一市,各地的“新招”仍有“同质化”之虞。创新之路很宽,一旦同质化严重,路一样会堵,因此,创新的“成色”很重要。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仿我者死”,看待其他地方的成功案例其实也需要类似的态度。只有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的创新,才能经得住市场、群众以及时间的多重考验。

即便是出了新招,有些问题仍然无法自动解决。比如,相当一部分农民原先生活并不富裕,但“口粮”尚可保证,对他们而言,创新也许就意味着要拿“口粮”做抵押,这样的“风险”可能让其中一些人的心态变得保守。同时,贫困地区的薄弱基础及部分农民在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的欠缺也都会让创新之路变得崎岖。要让创新的理念成为引领脱贫攻坚的尖兵,就要对真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保持足够的关注,对犹疑的群众保持耐心,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现在,创新之种已经播下,如果善加护理,河池的“八山”“一水”“一分田”都将化为希望的沃野,孕育出更强的农业、更富的农民,还有更美的农村。

新闻推荐

河池市老年大学秋季招生启事

河池市老年大学秋季招生启事由河池市市委、市政府投资新建,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的市老年大学为离退休干部和社会中中老年同...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